反无人机深度:铸造无人装备时代钢铁穹顶
行业与公司 反无人机行业 涉及探测与杀伤技术研发 涵盖激光 高能微波 电子干扰 雷达及智能抓捕系统 中国军工央企及约20家上市公司布局该领域[1][8][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FPV无人机作战效费比极高 单架成本约5000-6000元人民币 可摧毁价值近3000万元坦克 作战消费比达两三千倍[1][5] * 传统电子战反制手段因光纤通信和AI技术应用而失效 需结合声光电雷达多模式探测与高能微波 激光等杀伤手段[1][5] * 无人蜂群作战构成新威胁 需通过发烟掩护 高能微波/激光武器及地面火力综合应对[1][6] * 全球反无人机市场2024-2031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4.7% 地面应用占比91% 其中静态装置58% 单兵背负装置26% 车载装置16%[4][10] 其他重要内容 * 乌克兰蛛网行动(2025年6月1日)使用FPV无人机摧毁俄方至少42架军机(13架完全摧毁) 凸显高价值目标在非战场场景的脆弱性[3] * 乌克兰战争推动需求激增 乌克兰2025年无人机采购量预计达450万架 同比增长近三倍[4][13] * 美国 俄罗斯 以色列在反无人机技术路线上各有侧重 中国在2025年阅兵中展示反无人机体系[7][8] * 关键企业包括激光领域的锐科激光 联创光电 星光光电 高能微波领域的6912公司 雷达领域的纳瑞雷达 国睿科技等[9][11][12] 风险提示 行业面临需求不及预期 新技术挑战及军费预算不确定性等风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