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资产荒”到“负债荒”——银行负债与债市
2025-09-11 14:33

行业与公司 银行业 核心观点与论据 银行负债结构变化与成本 - 银行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最高 通常超过70% 具体比例在73%到75%之间波动 同业负债包括同业存放款项 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 总计占比超过10% 同业存单占比提升至4%到5% 三类同业负债与同业存单合并占比超过15% 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比2%到3% 发行债券占比7%到8%[2] - 2025年上半年银行调降存款挂牌价 整体负债成本较2024年底下降近30个基点 大型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约1.65% 存款成本在1.45%到1.5%之间 同业负债成本低于1.7%[1][9] - 存款搬家现象对银行负债压力影响有限 资金更多转移至非银产品 形成银行非银存款 体现为负债结构变化 而非大的资金缺口 定期存款转存率未显著下降 风险偏好无系统性提升[7][8] 负债荒成因与应对 - 2025年一季度银行面临明显负债荒 主要因特殊再融资债大量发行 约一半2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在一季度发行 及央行收紧流动性 MLF处于净回笼状态 7天逆回购投放量较少 导致银行体系负担加重 限制市场融出资金规模 推高资金利率[1][5] - 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或向中央银行借款补充主动负债 最常见市场化方式是发行同业存单 2025年二三月份银行体系发存单价格上升 提价发行意愿强烈[3] - 特殊再融资债无新增计划 央行流动性释放态度趋稳 预计隔夜资金利率在1.3%至1.45%区间运行 不会对市场造成重大影响[1][6] 投资操作与业绩贡献 - 2025年以来银行通过出售OCI账户和AC账户中的老券实现投资收益 弥补交易盘获利不足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但出售老券使OCI和AC科目对全行营收贡献基本打平并实现小幅正增长[1][10] - 银行在三 四季度仍有兑现浮盈需求 低利率环境导致资产重新配置时难以达到原有收益率 是造成资产荒的原因之一[3][11] - OCI账户占比逐步提升 因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不体现当期利润表 卖出自由度更高 银行交易意愿明显增强[13] 扩表与金融投资趋势 - 2025年银行整体扩表呈正增长趋势 但增速可能放缓 社融增速较高 信贷和政府债发行量大 银行缩表不简单 但个别经营压力较大银行可能主动缩表[12] - 大行金融投资增速高于贷款投放速度 与政府债发行规模大有关 截至2024年底大行金融投资占总资产比重约28% 股份制 城商和农商行超过30%至35% 未来提升金融投资占比需考虑考核指标及监管敏感性[12] - 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一级交易商需配合政策执行 如稳定市场 发挥国债基准利率作用 其资产业务结构及金融投资结构值得关注[14]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12月非银同业存款管控导致短期内非银存款流失 但随后开始回流[4]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8%左右 为银行配置提供更好空间 目前实际收益高于负债成本 但市场不确定性及季末考核可能影响银行配置力量入场[9] - 银行具有更高灵活性 可进行日内反向操作 AC账户占比较高有助于规避估值波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