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述 行业:农药行业[1][2] 全球市场规模:约700亿美元[1][2] 市场格局:高度集中 由先正达 富美实 拜耳 科迪华和巴斯夫等跨国公司主导 提供种子 化肥和农药一体化服务 垄断美国 巴西和印度等主要农业国家市场[1][2] 国内市场:竞争分散 受历史因素及国内外资企业共同参与影响 国内约30多家上市公司 大部分专注于原料药生产[1][4] 产业链环节:从化工原料制成精细化学中间体 再由中间体制成杀虫剂 除草剂 杀菌剂等原药 最后将原药配制成制剂供农民使用[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周期性波动 2021年补库存导致需求大增 2022年四季度起价格下跌 2024年至今行业底部震荡 不存在继续下探风险 但未见明显回升拐点[1][5] 周期性波动主要受跨国公司及经销商库存行为影响 终端需求稳定[1][4] 2025年表现突出的品种 百菌清因巴西大豆锈病爆发需求增加 供给紧缺且库存低位[1][6] 阿维菌素与甲维盐因产能利用率高且集中度高 终端需求增长推动价格上行[1][6] 烯草酮因宁夏一帆爆炸导致供给紧缺[1][6] 核心中间体如氯虫苯甲酰胺和毒死蜱因供应端紧缺而涨价[6] 相关上市公司如利民股份和先达股份业绩均实现反转[6][7] 草甘膦供需情况 全球供应量约120万吨 中国供应80万吨 孟山都占37-38万吨[1][9] 全球需求约90万吨 产能利用率约75%[1][9] 2025年6月起草甘膦供给端减少(兴发集团和广信集团产能搬迁和技术改造) 市场紧张 库存下降 价格从2.3万元/吨上涨至2.7万元/吨[9] 生产成本约2.3万元/吨 企业盈利修复[9] 政策限制未来不允许新增产能 供需格局相对稳定[9] 草铵膦市场现状 2024年被列入限制性目录 供过于求严重 供给增速远超需求增速[3][10] 年需求增速20%-30% 供给达15万吨 需求仅7万吨 价格和毛利表现不佳[10] 未来发展依赖行业协同合作改善格局及精草铵膦的发展[3][10] 精草铵膦药效更好 仍具备盈利能力 利尔化学在精草铵膦领域具有先发优势[3][11] 创新药与公司合作模式 中国企业创新药业务最大挑战是渠道问题 但随着品种增加及效果提升 与跨国公司合作意愿增强[13] 利民股份与巴斯夫合作[14] 先达股份在国内自行推广创新药[14] 江山股份与多家海外企业合作[14]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业务重点 广信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光气产业链全面布局 实现最低成本运营 一半收入来自农药 另一半来自精细化学品[3][15] 润丰公司专注于全球制剂渠道布局 通过不断登记和渠道建设实现周期性增长和量增[3][16] 扬农化工投资逻辑基于产能投放和价格弹性[3][13] 利民股份关注主业反转和创新药业务[3][13] 其他重要内容 库存跟踪方法 通过跨国公司财报(如先正达 安道麦 富美时 科迪华 拜耳和巴斯夫)获取存货变化信息[12] 与上市公司交流了解终端渠道商库存情况[12] 每年两次在上海举办的农药会展获取信息[12] 行业分析关键点 周期性:跟踪跨国公司库存周期[17] 供需关系:逐个品种分析供给和需求情况 包括是否被列为限制性目录[17] 创新药发展逻辑[17] 制剂行业特点:轻资产高周转[17] 核心公司的阿尔法(超额利润来源):产品品质 成本控制 供应跨国公司带来的量保证[17] 出口与内销比例 中国70%的原料药出口 30%内销 更关注全球需求[1][4]
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 农药框架培训
2025-09-11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