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纪要涉及MSCI中国指数及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的成分股公司 覆盖通信服务、金融、医疗保健、科技、材料、房地产、能源等11个主要行业[1][5][25] 核心业绩表现 * MSCI中国指数连续第三个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按公司数量计算的意外率为-2.7% 按市值加权意外率为+2.7% 与一季度(-3.8%和+3.1%)趋势相似[2][26] * A股业绩按公司数量计算不及预期(-13.8%)但按市值加权计算符合预期(+0.2%)较一季度(-4.8%和+3.3%)有所软化[3][59] * 两地市场收入均按公司数量计算不及预期(MSCI中国为-12.5% A股为-21.1%)但按市值加权计算符合预期(分别为+0.1%和-2.3%)主要因成本控制和自救策略改善利润端表现[4][45][81] 行业分化与驱动因素 * 通信服务与金融:两地市场均表现稳健 MSCI中国中通信服务按公司数量计算超预期比例达29.4% 金融板块达41.0% 主要贡献者包括芒果超媒、拼多多(Temu盈利改善)、中国银行(手续费收入增长)等[5][26][28] * 医疗保健与材料:业绩上调且回报强劲 MSCI中国医疗保健板块按市值加权意外率达24.7% 材料板块获向上修正 两地市场医药生物和材料行业涨幅均超20%[5][6][15] * 半导体:尽管盈利预期下调(MSCI中国半导体加权意外率为-8.9%)但股价涨幅超20% 显示市场情绪与基本面背离[6][16][36] * 房地产与公用事业:A股房地产按两项指标均不及预期(公司数量-66.7% 加权-42.5%)公用事业同样双指标miss(-40.0%和-7.0%)主要因万科销售萎缩、华能电力等拖累[61][62][64] 市场表现与预期修正 * MSCI中国和A股在岸指数自6月底至9月9日分别上涨13%和15% 医药生物、材料、半导体涨幅均超20%[6][15][18] * 盈利预期上调显著的行业包括保险、多元化金融、科技、A股汽车及离岸消费品零售(线上药房)[6][18] 其他关键细节 * 数据覆盖范围:MSCI中国指数96%市值及74%成分股已披露业绩 A股在岸指数74%市值及57%成分股已披露[2][25][58] * 能源及工业板块受陕西煤业、中远海运(贸易摩擦)等拖累 按公司数量计算不及预期但加权符合[27][28] * 消费板块分化:白酒(洋河股份产品结构降级)及汽车(比亚迪因经销商返利及成本增加拖累)表现疲软[28][64] 风险提示 报告末尾包含合规声明 提及美国行政命令14032可能限制涉及某些实体的交易 投资者需自行确保合规[139][140]
中国股票策略 -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回顾-MSCI 中国符合预期,A 股走弱-China Equity Strategy-2Q25 Earnings Review – MSCI China in Line, A-Shares Soften
2025-09-11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