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arker Therapeutics (NasdaqCM:MRKR)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公司概况 * Marker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下一代T细胞免疫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 其核心平台技术为多肿瘤相关抗原(multi-TAA)特异性T细胞疗法 即marT细胞技术 该技术利用非基因工程化的T细胞 通过天然T细胞受体识别并攻击多种肿瘤靶点 旨在为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1][4] 核心技术优势与差异化 * marT细胞技术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识别抗原 使其能够靶向细胞内蛋白质 从而覆盖更广泛的肿瘤相关抗原谱 包括在癌症生物学中起驱动作用的抗原[6] * 与CAR-T细胞和双特异性抗体等依赖单克隆抗体识别机制的疗法相比 marT技术能识别更多样化的靶点 避免了在有限靶点(如CD19 CD20 CD22)上的竞争[6] * 其天然的作用机制带来了优异的安全性特征 在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神经毒性(ICANS)的证据 仅报告了2例1级CRS(表现为发热且无需治疗自行缓解)[6][21] * 该技术是抗原无关的(antigen-agnostic) 意味着在招募患者时无需通过活检确认特定靶点的表达 这简化了患者筛选流程并扩大了潜在患者群体[15][16] 主要研发管线与临床进展 * MT-601(DLBCL适应症):公司的主导资产 目前专注于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特别是针对CAR-T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后复发的患者群体 该群体存在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需求[8][12] * Apollo Phase 1试验:包含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两部分 剂量递增部分(探索100至400百万细胞剂量)已完成 所有剂量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并观察到明确的疗效信号 目前研究已进入剂量扩展阶段 专注于招募DLBCL患者 并使用最高耐受剂量4亿细胞(400 million cells)进行治疗[17][18] * 临床数据:在12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 报告了50%的完全缓解率(CRR)和66%的总缓解率(ORR) 在CAR-T和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后复发的DLBCL患者亚组中观察到了最佳反应[19] * 实体瘤计划(MT-601胰腺癌适应症):基于贝勒医学院的概念验证临床数据 公司计划将MT-601应用于胰腺癌 选择该适应症是因为其治疗格局多年未变 存在高未满足需求 且预计到2030年其死亡率将上升 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招募首位实体瘤患者[12][25][26][30] * 现货型(off-the-shelf)项目:公司开发了一种部分匹配、可创建细胞库存的现货型技术 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首次对患者进行测试[13][30] 生产制造与可及性 * marT细胞的生产过程简单 仅需9天 从采血到回输(vein-to-vein)的时间约为20至25天[10] * 制造过程无需任何基因工程 且已证明可在多名经过重度预治疗的患者中重复生产[10][11] * 临床数据已由两个不同的供应商生成 并成功完成了一次技术转移 公司近期与Cellipont建立了合作关系 以验证新供应商并为关键试验增加产能[31] 下一步发展计划与里程碑 * 公司计划在明年年初(2026年初)启动一项针对DLBCL的关键性研究 预计是一项单臂2B期临床研究 计划招募约70名患者[24] * 近期的投资者里程碑包括:持续更新MT-601的临床数据、 enrollment情况和安全性特征;在2025年下半年治疗首位现货型项目患者;在2025年下半年招募首位实体瘤项目患者[30] * 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T-601在DLBCL适应症上的进展 未来的扩展方向包括将其应用于实体瘤(如胰腺癌)以及发展现货型技术[32][33] 其他重要信息 * 研究中加入了淋巴结清除(lymph node depletion)步骤 以促进T细胞在体内的扩增和持久性 这借鉴了嵌合T细胞受体领域的经验 尽管加入了此步骤并使用了更高剂量 但药物的优异安全性特征未发生改变[22][23] * 胰腺癌项目的理论基础部分源于贝勒医学院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 该研究在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观察到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 相关出版物即将发布[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