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ytek Biosciences (NasdaqGS:CTKB)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CYTEKCYTEK(US:CTKB)2025-09-10 15:02

Cytek Biosciences (CTKB)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为Cytek Biosciences 纳斯达克代码CTKB 专注于流式细胞仪领域 开发并推广全光谱分析FSP技术平台[1] * 行业为生命科学工具行业中的流式细胞术市场 当前总市场规模TAM约75亿美元 潜在相邻市场TAM约85亿美元 合计160亿美元市场机会[6][7] * 流式细胞术是一项基础生命科学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生命科学实验室 传统技术存在局限性 全光谱技术正成为行业新标准[3][4] 核心技术与产品表现 * 公司核心技术为全光谱分析FSP平台 能够捕获生物标志物的所有荧光信息 区分光谱特征非常接近的标记物 从而突破传统技术参数限制[3] * FSP技术推动行业从初始40色面板发展为当前远超50色面板 改变了整个流式细胞术领域格局 使全光谱成为行业默认选择[4] * 核心FSP仪器在上季度实现了3%的同比增长 即使在资本支出环境紧张的情况下仍保持增长[5] * 新推出的Aurora Evo仪器针对制药公司需求设计 具备自动化处理 小颗粒分析和标准化等新特性 定位高端市场[21][22] * 细胞分选仪在整体市场负增长背景下表现稳健 第一季度非常强劲 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二季度持续良好[26] * 低端产品Ming Yan Micro表现良好但ASP较低 对总收入贡献不大 Northern Lights表现稳健 增长至少与市场同步[28] 市场动态与竞争格局 * 全球流式细胞术市场近期出现收缩 主要原因包括疫情期间过度投资以及资金趋势变化 特别是初创企业获得投资减少[7][8] * 传统流式细胞仪现有安装基数约5万台 许多设备面临更新换代 FSP技术安装基数约3000台 占比仍小于10% 未来5-10年有巨大替换机会[8][10] * 全光谱技术已成为行业标准 竞争对手纷纷朝此方向发展 这被视作对Cytek技术的认可而非威胁 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性能保持领先地位[4][39] * 公司认为定价并非客户选择产品的主要驱动力 性能更为关键 公司在成本效益方面具备优势 不担心价格竞争[40] 区域市场表现与趋势 * 美国市场已趋于稳定 上季度业绩与去年同期几乎持平 较第一季度有所改善 客户决策放缓主要源于心理层面和担忧情绪而非实际资金状况[11] * 欧洲EMEA市场面临挑战 主要因国防开支从不足2%增至近5% 政府需重新调配资金 影响了科研领域的高支出支持[12] * 亚太地区表现强劲 上半年增长约9% 中国政府在资金上提供良好支持 其他亚洲国家的学术和生物制药机构也资金充足[42][43] * 在中国市场 公司已成为顶级优质供应商之一 随着全光谱技术成为默认选择 市场份额持续增长[19] 终端客户与应用 * 生物制药客户在第二季度显示出将投资转回美国的偏好[13] * 学术和政府客户方面 EMEA季度表现良好 但主要贡献来自非北约国家 北约国家受预算限制影响最大[13] * 制药公司应用主要集中在药物发现和转化研究 与临床试验相关 Cytek工具目前主要聚焦于药物发现[14] * 合同研究组织CRO越来越多地采用Cytek技术 原因在于其灵活性和大幅减少试剂库存需求 公司已与超过10家CRO合作[15][16] * 质量控制QC应用被视为未来的机会 但需要不同的销售渠道 公司仍在学习阶段[16][17] 经常性收入与增长策略 * 服务收入和试剂收入在第二季度均同比增长18%[29] * 服务收入与安装基数增长存在可预测关系 存在一年滞后性 随着基数扩大 增长率将逐渐放缓[29] * 试剂业务潜力巨大 现有安装基数每年消耗价值约15亿美元的试剂 公司目前仅捕获不到10%[30] * 推动试剂增长策略包括缩短交付时间 投资开发新试剂和新染料 通过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产品范围 以及通过Cytek云平台方便购买[30][31] * 试剂增长率已从接近持平提升至20%左右[33] Cytek云平台与临床市场 * Cytek云平台已被用户广泛采用 增长迅速 用户数愿景超越2万名 能显著将面板设计流程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34] * 云平台未来将支持用户信息交换 目前重点是支持试剂方面的自动化 从面板设计到试剂订购[35] * 临床市场进展按国家逐一推进 中国首个获得临床许可 Northern Lights CLC平台因此表现相对较好[36] * 欧洲已获得Northern Lights CLC IVD-R许可 并与Sysmex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推动市场 美国FDA许可仍在申请过程中[36][37][38] 财务表现与展望 * 公司修正2025年业绩指引 预计增长范围为下降2%至增长2%[42] * 服务 试剂和亚太仪器业务约占一半业务 增长强劲 提供了良好可见性[42] * 另一半业务来自美国和EMEA的仪器销售 面临更大挑战 但指引假设增长部分足以抵消另一部分的阻力[43] * 仪器业务的增量利润率非常高 达到75%-80% 当收入恢复增长时 将大量体现在EBITDA上[45] * 当前EBITDA利润率(不包括投资收益)在7%左右 随着行业低迷结束 公司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并改变投资者看法[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