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enas BioPharma (NasdaqGS:ZBIO)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公司概况 * Zenas BioPharma是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制药公司 成立约五年 采用成功的业务模式 将重要药物推向市场并为股东创造价值[2] * 公司核心产品为obexelimab 一种由Xencor设计的分子 靶向表达CD19的细胞 适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2] * Obexelimab的Fc部分与Fc gamma R2b (CD32b)结合 这是B细胞谱系的天然抑制通路 这种共同参与可关闭B细胞反应 影响抗体产生、细胞因子释放、抗原加工和呈递给T细胞[3] *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截至6月30日 资产负债表上有2.75亿美元现金 近期与Royalty Pharma完成了一项合成特许权融资交易 初始金额为7500万美元 用于支持狼疮项目[4] Obexelimab的差异化优势 * Obexelimab采用皮下给药 患者可每月从专业药房获得药盒 每周选择一天进行10秒注射 实现疾病的持续控制 这与需要静脉输注的其他方法(如CD19或CD20靶向疗法)形成直接区别[6] * 皮下给药作为专业药房产品 属于Medicare Part D的覆盖范围 患者自付费用上限为每年2000美元 而静脉输注属于Medicare Part B 患者需支付药物费用的20% 每年可能超过25万美元[7] * 从临床疗效角度看 每周给药和持续靶点覆盖可能带来更好的 outcomes 与耗竭性抗体相比 抑制性方法可能提供持续的活性 长期控制炎症[8][9] * 在疫情期间 接受利妥昔单抗等耗竭性疗法的患者可能因无法对疫苗产生抗体反应而 succumbed to COVID 采用抑制性方法可以暂停给药 进行疫苗接种 等待两三周后重新开始给药 这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差异化优势[27][28] IgG4相关疾病(IgG4RD)项目 * IgG4RD的III期注册试验(Indigo研究)的最后一名患者将在11月中旬出组 顶线结果预计在年底公布 公司正在准备BLA申请 并在欧美进行上市前准备 包括部署医学事务团队[3][4] * 美国约有20,000名确诊患者 但大多数人认为实际数量接近40,000 其中约一半患者因频繁发作需要持续治疗 仅在美国就是一个3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欧洲市场可能至少是美国市场的50%至70%[22][23] * 近期获批的竞争产品(Uplizna)的III期研究(Mitigate研究)设计与公司的Indigo研究非常相似 安慰剂组在52周内的发作率约为60% 而药物组的发作率为10% Obexelimab在II期诱导和维持研究中的发作率低于10%[20][24] * 关键的潜在差异化点在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终点 竞争产品在III期研究中虽有90%的发作保护 但其6个月和1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0%+和50%+ 公司认为其持续给药和B细胞活性抑制可能使obexelimab在完全缓解终点上表现突出 这关系到潜在的持续炎症和器官损伤[25] * 与Royalty Pharma的交易提供了7500万美元的初始资金 用于支持到产品 launch 另有75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将在III期研究成功时(约年底)支付 还有7500万美元将在获批时支付 公司未来需支付关键市场销售额5.5%的特许权使用费[21] 多发性硬化症(MS)项目 * Moonstone研究是一项针对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的全球II期试验 使用经典的MRI病灶终点 主要终点是第12周时新的T1 GAD增强病灶的累积数量 研究已招募超过110名患者 按2:1随机分组[13] * 主要 readout 在第12周 之后安慰剂组患者将交叉接受obexelimab治疗 试验还将进行另外12周 拥有近20个次要和探索性终点 包括NfL(神经变性的衡量指标)、脑容量、T1、T2以及一些新的扫描技术[13][14] * 研究旨在为影响疾病进展(称为PIRA 即与复发活动无关的进展)建立科学基础 如果进入III期研究 可能会将PIRA纳入作为一个重要的关键次要终点和差异化因素[14][15] * 针对RMS的CD20耗竭性抗体市场份额接近60% 收入超过100亿美元 公司认为靶向CD19应该与CD20同样有效[10] * 考虑到III期试验规模较大且需要资本 公司可能寻求合作伙伴来推进RMS项目 但公司对在该领域建立特许经营权感到满意 并将在看到24周数据(第一季度)后决定策略[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项目 * 之前由Xencor进行的IIa期SLE研究规模较小(每组约50人) 假设安慰剂组仅有10%的获益 尽管意向治疗人群的主要终点显示相对于安慰剂有17%的效应值 但未达到P值[32] * 对数据的分析发现 在药代动力学(PK)疗效分析中 那些给药后达到C trough(谷浓度)中位数以上的患者(即第三和第四四分位)贡献了全部的获益 在这部分患者中 效应值从17%增加到35%[33] * 当前的研究采用了Xencor开发的皮下给药制剂 所选剂量提供的C trough暴露是之前IV制剂的五倍 所有给药患者都达到了之前研究的第四四分位或以上水平 公司认为已经优化了给药方案[34] * 研究规模适当 每组95名患者 具有统计效力 并且采用了adjudication committee来重新审查患者 以确保入组的是中重度狼疮患者 避免轻度患者稀释效应 目前试验入组已超过50% 预计明年年中获得结果[35] * 在Xencor的工作中 他们对70%的患者进行了测序 发现了两个基因表达分组 约占狼疮人群的30% 在这部分人群中 效应值超过了50% 当前的II期研究正在对所有患者进行这种生物标志物评估[36][37] * 根据II期数据的结果 公司可能会决定在III期研究中针对全人群 或采用类似肿瘤学研究的分层测试方法(先看生物标志物人群 再看总体人群)[38] * 如果能够提供有意义的临床数据(例如20% 30%的效应值) obexelimab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标准之一[39] 研发与商业策略 * 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具有全球视野 在中国有一个小团队管理亚洲的临床试验 并且超过50%的许可机会来自中国[41] * 对于人工智能(AI) 公司正在内部进行评估 以确定合适的应用方向 并注重数据保护和知识产权 目前以传统方式管理BLA申报[42][43] * 在监管方面 公司未感受到FDA领导层变动带来的干扰 项目未受影响 并且公司已经实现了供应链的多元化 拥有来自中国和美国的供应链 商业产品将由美国供应链提供[44] * 公司已经为商业化做好准备 首席商务官、市场负责人、市场准入负责人、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负责人均已就位 医学事务团队也已在美国和欧洲部署了医学科学联络官(MSL)[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