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息 * Protagonist Therapeutics (NasdaqGM:PTGX) 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于创新疗法的研发 [1] * 公司拥有多个临床阶段资产 包括resveratide (rusfertide) 口服hepcidin mimetic PN-943 (IL-23受体拮抗剂) PN-235 (口服GLP-1/GLP-2/GIP激动剂) 和PN-881 (口服IL-17拮抗剂) [5][31][41][48] 核心产品与进展 (Resveratide/Rusfertide) * Resveratide (rusfertide) 是一种first-in-class的hepcidin mimetic 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5] * 药物获得了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这是该产品第二次获得此认定 [2][3] * 获得认定的基础是出色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 该试验不仅达到了免除患者放血术(phlebotomy-free)的主要终点 而且在所有四个次要终点上也表现优异 包括患者报告结果(如疲劳 脑雾)的改善 [6][7] * 3期数据在ASCO上作为全体会议(plenary session)发布 入选概率极低(5/5000+) 独立讨论者认为该药可能改变临床实践(practice changing) 应成为标准护理的一部分 [7][8][9] * 公司与合作伙伴武田(Takeda)计划在2025年12月提交新药申请(NDA) 预期标准审查下约一年后(即2026年底)获得批准 若获得优先审评(priority review)可缩短数月 [11][12] * 突破性疗法认定带来审评加速等特权 但公司目前指导未将优先审评的可能性纳入预期 [9][11] 市场机会与财务考量 (Resveratide) * PV在美国的患病率约为15万患者 其中约8.5万(70%)正在接受某种治疗 [13] * 超过三分之二接受治疗的患者(约5万)无法通过当前标准护理将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水平持续控制在45%以下 这是resveratide的潜在目标人群 [13][14] * 武田预测PV市场的机会为10-20亿美元 公司自信地位于该预测范围的高端而非低端 [12][15] * 公司与武田的协议包含一项“选择加入(opt in)/选择退出(opt out)”条款 需要在NDA提交后约4个月开始的90天窗口期内(若12月提交 则为2026年4月至7月)做出决定 [17][19][26] * 若选择退出 公司将获得4亿美元的退出费 且里程碑付款更高(例如NDA批准里程碑为7500万 vs 选择加入的5000万) 差额为2500万 因此选择退出相当于公司向resveratide再投资了4.25亿美元 [19][20] * 选择退出后 公司将获得全球销售额14%-29%的分成 且29%是触手可及的目标 [21] * 选择退出获得的4.25亿美元现金可用于内部研发投资(将资产推进到临床概念验证阶段) 外部创新(如通过AI 制剂技术加强平台) 以及常规股票回购(非常税高效) [22][23][24][25] 其他研发管线进展 * 口服Hepcidin Mimetic: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提名临床候选分子 该药与rusfertide机制相关但临床开发和合作独立 公司完全拥有其权益 武田拥有优先谈判权 除PV外 还可能探索其他适应症 [27][29][30] * PN-943 (Oral IL-23R Antagonist/JNJ-67864238): 与强生(J&J)合作 强生已于2025年7月为银屑病适应症提交了NDA 预计2026年7月左右获批 [31] * 该药是唯一的口服IL-23阻断剂 3期数据优异 在头对头优效性研究中击败了BMS的TYK2抑制剂Deucravacitinib 并计划与Stelara进行头对头研究 [32][33] * 市场调研显示 超过一半符合靶向治疗条件的免疫炎症(I&I)患者因不喜欢注射剂而未选择任何治疗 该口服药提供了高效且安全的新选择 75%使用注射剂的患者表示有兴趣转换口服药 [34][35][36] * 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2期数据中显示出30%的临床缓解率 表现突出 甚至优于许多注射剂 这得益于其靶向受体(而非配体)的策略 受体在IBD患者的胃肠道组织中过表达 [37][38][39] * 强生已宣布将推进UC和克罗恩病的3期研究 [40] * PN-235 (Oral GLP-1/GLP-2/GIP Agonist): 针对肥胖症领域 公司虽是后来者但注重差异化 [41][42] * 通过与KOL交流确定理想产品特性 开发出唯一具有此种暴露量和特性的口服GGG激动剂 并精心设计了GLP GIP GCG的相对效价 [42][43] * 临床前头对头研究显示其与retatrutide相比同样优秀甚至更好 公司同时开发口服和皮下注射两种剂型 以覆盖更广泛患者需求并方便转换 [44][45][46] * 两种剂型将追求相同的适应症 [46] * PN-881 (Oral IL-17 Antagonist): 专注于差异化 与其他口服小分子IL-17拮抗剂相比 其效力高出数个数量级(100-1000倍) [48][49] * 类似于最佳药物Bimzelx (bimekizumab) 其独特之处在于能阻断IL-17A和F异构体 而公司肽类药物临床前数据显示能阻断所有三种A A/F F异构体 [49] * 该药已启动临床研究 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临床 [50] 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与两家大型制药公司有合作: 武田(Takeda - resveratide) 和 强生(J&J - PN-943) [12][31]
Protagonist Therapeutics (NasdaqGM:PTGX)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