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CytomX Therapeutics (NasdaqGS:CTMX) 是一家位于南旧金山的生物技术公司 [1] * 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其Probody治疗平台的管线 该平台是一种独特的生物制剂掩蔽策略 旨在改善或增强肿瘤学产品的治疗窗口 [1] * 公司目前拥有两个临床项目:CX2051(靶向EpCAM的Probody拓扑异构酶1 ADC)和CX801(Probody版本的干扰素Alpha 2B)[1] * 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和Moderna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合作重点主要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 [2] * 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成功融资1亿美元 现金储备可支撑运营至2027年第二季度 且不包括任何里程碑付款或新业务发展带来的收入 [2] * 公司目前拥有约70名员工并具备综合研发能力 [2] 核心技术平台 * Probody技术平台是抗体掩蔽领域的先驱 [2] * 公司是首个在临床上展示掩蔽抗体产生应答 首个在患者活检组织中展示分子激活和去掩蔽 以及首个在临床应答背景下展示T细胞衔接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显著减少的公司 [3] * 该技术通过工程化改造抗体 使其带有一个肽段掩蔽物 该掩蔽物会阻断抗体与其靶点结合的能力 直到掩蔽物被移除 [3] * 掩蔽物在肿瘤微环境中被肿瘤相关蛋白酶特异性和选择性地移除 [3] * 利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蛋白酶活性的差异 为掩蔽抗体创造了治疗窗口 [4] 核心临床项目CX2051 (EpCAM ADC) 项目背景与设计 * CX2051是一种靶向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专注于结直肠癌(CRC)领域 [4][5] * EpCAM在CRC中表达高且均匀 是一个理想的靶点 但因其在正常组织中存在 历史上的系统性抗体疗法遇到了毒性障碍(如胰腺炎、肝毒性)[9] * CX2051采用蛋白酶依赖性掩蔽技术 旨在最小化正常组织毒性 同时最大化肿瘤组织结合 [9][10] * 其有效载荷为拓扑异构酶1(TOPO1)抑制剂 已知CRC对该类抑制剂有应答(如伊立替康)[10] * 该药物是公司完全拥有的资产 有效载荷从Immunogen授权获得 [4] 临床数据(截至2024年4月7日数据截止点) * 一期研究于2024年4月开始 剂量从2.4 mg/kg递增至10 mg/kg(每三周一次) 报告数据涵盖至10 mg/kg剂量水平 [11] * 疗效可评估患者为18人(来自7.2、8.6和10 mg/kg剂量组) 患者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4线(相当于五线治疗)[12] * 所有患者均接受过伊立替康治疗 约一半有肝转移 约一半有KRAS突变 除一例不可评估外均为微卫星稳定 [13] * 确认的总缓解率(ORR)为28%(18名患者中有5名确认部分缓解)在10 mg/kg最高剂量组 ORR达到43%(7名患者中有3名确认部分缓解)[13] * 疾病控制率(DCR)为94% 初步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8个月 [8][15][16] * 临床活性(肿瘤缩小)与KRAS突变状态、肝转移等临床特征无关 且所有可评估患者均显示高EpCAM表达 无需根据靶点表达筛选患者 [14][15] * 安全性方面 药物耐受性良好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低发生率的3级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低发生率的恶心和呕吐 以及约21%的3级腹泻发生率 未观察到4级或5级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总体可控且可逆 [16][17] 后续开发计划 * 三个剂量水平(7.2、8.6、10 mg/kg)的扩展队列已完成入组 每队列20名患者 研究总入组人数已从5月12日的25人增加至8月13日的73人 [17] * 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公布扩展队列数据 [4][17] * 主要目标是在2026年启动可能成为注册性研究的后期线(三线或更晚)研究 [18] * 长期潜力包括探索将药物用于二线治疗 以替代伊立替康 并计划在2026年启动探索性联合用药研究 [18][19] * 除CRC外 EpCAM在大多数实体瘤中高表达 因此该药物具有跨肿瘤类型的潜力 公司目前仍高度专注于CRC [19] 核心临床项目CX801 (Probody干扰素Alpha 2B) 项目背景与设计 * CX801是干扰素Alpha 2B的掩蔽版本 旨在将其转化为局部激活的免疫调节剂 [20][23] * 干扰素Alpha是一种强大的免疫调节剂 但因严重的全身性副作用在临床使用受限 [21] * CX801被设计为双重掩蔽的干扰素(掩蔽了干扰素结构域并添加了空间位阻掩蔽) 两者均可被蛋白酶切割 从而在肿瘤微环境中释放干扰素的活性 [23] * 该计划专注于癌症免疫治疗 特别是在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仍有高度未满足需求的晚期黑色素瘤领域 [24] 临床开发进展 * 剂量递增研究在黑色素瘤患者中进行 [23] * 公司与默克公司签订了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的供应协议 并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联合Keytruda的队列中治疗了首名患者 [4][24] * 联合用药的概念是 干扰素可上调干扰素应答基因(包括PD-1和PD-L1) 从而可能使肿瘤微环境对检查点抑制剂重新敏感 [24] * 计划在2025年底获得来自配对治疗中活检组织的初步转化生物标志物数据 并在2026年获得联合用药的临床结果 [25] 行业背景与竞争定位 *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后线治疗中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 当前三线或更晚转移性CRC的标准护理总体缓解率仅为个位数 PFS仅为2-3个月 [5][16] *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正在改变肿瘤治疗格局 但在CRC领域进展甚微 为ADC的评估提供了成熟机会 [6] * 过去几年ADC领域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并购交易 显示了该领域的价值创造潜力 [6] * 在免疫肿瘤学(IO)领域 随着检查点抑制剂的进展达到平台期 需要新的机制来解锁新的治疗策略 特别是在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 [22] * CX2051的早期数据(28% ORR, 94% DCR, 5.8个月 PFS)与当前标准护理相比 显示出极具竞争力的定位 有潜力成为后线结直肠癌的新标准护理 [8][17] * CX2051被认为具有"一药多能"的潜力 仅在后线治疗中就具有数十亿美元的年销售潜力 若推进至更早线治疗 潜力更大 [20]
CytomX Therapeutics (NasdaqGS:CTMX)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