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siRNA(小干扰RNA)治疗药物的生产与合成技术[4] - 公司为Codexis 专注于蛋白质工程和生物催化领域 提供生物催化解决方案 并开发寡核苷酸的酶促合成技术[4] 核心观点与论据 siRNA市场需求与供应挑战 - siRNA药物当前采用化学合成(磷酰胺化学法) 但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规模限制等问题 例如生产1公斤药物需5000公斤原材料[6] - 全球siRNA需求预计从2023年的100公斤增长至十年末的50公吨 CureVac公司预测其年需求达25公吨 远超现有化学合成产能[8][9] - 化学合成法批量上限为5公斤 且依赖有毒溶剂(如乙腈、甲苯)和爆炸性试剂 纯化步骤中的色谱法限制规模[6] 技术解决方案与平台 - ECO Synthesis™平台提供三种模式:连接酶平台(化学-酶法混合)、全酶促合成、混合模式 适应不同客户需求[10][12] - 酶促合成优势:以水为溶剂 无需复杂溶剂处理基础设施 降低成本和建设时间(相比化学法 建设时间缩短50% 成本降低三分之二)[26] - 技术验证:已成功酶促合成诺华药物Inclisiran(2023年收入7.6亿美元) 并展示手性控制能力 可生产化学法无法实现的分子[19][40] 客户合作与商业进展 - 客户签约呈指数增长:2024年签署首个连接酶合同 2025年Q1签署首个ECO Synthesis合同 Q2签署两个 Q3预计签署四个[21] - 合作模式灵活:对大药企按生产运行成本收费 对早期公司采用后端特许权分成[24] - 当前与40多家公司持续洽谈 重点选择管理团队可靠、融资能力强、针对大适应症(如心血管、神经系统)的早期资产[21] 技术保护与战略 - 专利策略转变:不再依赖单个酶专利(易被AI逆向工程) 转向保护工艺诀窍(know-how)和酶级联技术[36][37] - 通过保密和选择性合作保护技术 避免过早扩散[35] 财务与产能 - 公司现金约6000万美元 足够支持GMP设施建设[42] - 计划年内展示100克规模合成 下一步建设GMP设施供应临床试验所需药品[20][39] 行业动态与会议影响 - Tides会议是行业关键技术交流平台 参会者包括创新药企(如诺华、Alnylam)、CDMO和技术公司[18] - Codexis技术在Tides会议上受关注 从三年前的小型会议到如今全场爆满 客户线索显著增加[19] 潜在风险与挑战 - 药物开发存在损耗率 需签约足够多早期项目以抵消失败风险[11] - 已上市药物(如Inclisiran)短期内难以从化学法转向酶法 需先经临床验证[30] 其他重要内容 - 酶促合成可生产手性控制分子 可能提高疗效、安全性且更难仿制[41] - 行业将合成技术分为三代:第一代化学法 第二代化学-酶法 第三代全酶法(Codexis定位第三代领导者)[43]
Codexis (CDXS)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