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Solid Biosciences是一家专注于神经肌肉和心脏疾病领域的精准基因药物公司 主要研究基因疗法[3] * 公司当前有四个研发项目 分别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agile Cachexia)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 以及后续的心脏项目TNNT2[3] * 公司拥有110名员工 现金储备约2.68亿美元 预计可支撑运营至2027年中[43] 核心技术与研发策略 * 公司专注于基因疗法的递送系统 认为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优化递送来缓解 主要关注三个层面 衣壳(capsids) 启动子(promoters) 以及从纯度角度出发的制造工艺[4] * 公司致力于寻找具有更好生物分布和转导能力的新衣壳 以降低给药剂量 并使用能特异性靶向组织的启动子[4] * 公司强调纯度胜过产率(COGS) 认为高"满载/空载衣壳比率(full-to-empty capsid ratios)"至关重要 因为这能降低进入人体的总病毒载体剂量 从而减轻对肝脏的压力并降低补体激活风险 最终提升安全性和疗效[14][15] * 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项目中 公司使用的剂量为1E14 是业内最低剂量 其他公司的剂量范围从1.33E14到3E14不等[7] * 公司的衣壳技术通过使用RGD肽靶向整合素(integrin)受体 这些受体在骨骼肌和心肌中表达上调 在萎缩或发炎的受损组织中表达更高 以此增加与目标肌肉的结合能力[6] * 公司采用工程化的微型抗肌萎缩蛋白(mini dystrophin)构建体 注重蛋白灵活性 仅保留两个铰链区 并包含R16 R17结构域以及NNOS结合域 旨在招募其他蛋白(如β-肌聚糖 delta-肌聚糖) 以减少氧化应激 增加血流 并降低炎症和纤维化 对心脏和其他肌肉产生深远影响[11][12][13] * 公司采用多管齐下的策略来评估疗效 不仅看Western blot或质谱分析的蛋白表达量 更看重每个细胞核的载体基因组拷贝数(vector genome copies per nucleus) 阳性纤维百分比(% of positive fibers) 以及肌聚糖等蛋白的阳性百分比 并结合急慢性生物标志物(如ALT AST CK LDH TITAN 肌钙蛋白)来综合判断肌肉完整性及生物学效应[21] 研发管线进展与数据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项目 SGT-003 * 安全性: 截至目前已给药15名男孩 零严重不良事件(SAEs) 零住院治疗 从未需要使用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 西罗莫司(sirolimus)或IVIG 仅使用类固醇[17] 未观察到药物性肝损伤 心肌炎 横纹肌溶解 TMA或AHAS[17] 仅1例(约7%)患者在类固醇减量期间出现一级肝酶升高 93%的患者能在给药后60天成功停用类固醇[17] 观察到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但持续时间短(第6-8天最低 第14天恢复)且无临床表现[18] * 疗效评估: 公司强调需综合多项数据(7-8种生物标志物和3-4种组织学数据点)来全面评估 而非仅依赖单一指标[23] 预计明年此时将拥有大量数据[24] * 注册路径: 计划下一季度与FDA会晤 讨论加速批准路径 期望路径与RegenXx类似 即30-40名患者的安全性数据库 通过Western blot 质谱或阳性纤维显示中位表达达到10% 并与自然史数据相比显示出方向性的临床获益[27] 公司已有25名患者正在排队等待入组试验[25]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项目 * 疾病背景: 一种常被误诊为癫痫的致命性疾病 平均诊断年龄7-12岁 基于RYR2和CASQ2突变 估计患者总数约2万人 已确诊约8000-9000人 去除抗体阳性者后 可给药 active患者约7000-8000人[29] * 机制与策略: 疾病由肌浆网中钙离子过量导致心律失常 公司策略是在舒张期吸收过量钙离子 临床前模型显示只需吸收20%-30%的钙即可打破心律失常周期[30] 公司是该领域唯一采用此方法的公司[32] * 预期: 关键意见领袖(KOLs)和患者家庭对此感到兴奋 这可能是首个真正改变疾病进程的药物[32]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 FA)项目 * 策略: 采用双途径给药(dual route administration) 结合鞘内注射(IT)和静脉注射(IV) 以同时靶向心脏 脊髓和小脑 避免frataxin蛋白过表达[36] * 优势: 通过分途径给药 可直接将药物送达所需部位(脑部剂量E8 E9 心脏和脊髓剂量E11 E12) 无需提高总体剂量 从而避免毒性[37] 预计只需达到约30%的frataxin表达即可改变疾病进程[37] * 给药流程: 在MRI引导下结合钆剂进行 整个过程约需数小时 CNS部分约1小时 患者休息后进行IV注射 均在同一天完成[38]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公司采取不同于同行的策略 以象征性费用将其衣壳技术授权给小型公司和学术实验室 目前已签署约25-26份许可协议[39] * 目标是在未来3-5年内 让全球30%-50%的心脏和神经肌肉项目使用其技术 旨在提升整个基因治疗领域 并通过未来的特许权使用费(royalty streams)和里程碑付款(milestones)获益 而非专注于前期收入(upfront)[40][4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对其新衣壳的临床安全性充满信心 在DMD项目中最初仅使用类固醇而非三联免疫抑制 以避免无法区分是药物本身安全还是免疫抑制的效应 目前15名男孩仅用类固醇的数据支持了其药物的安全性[9][10] * 公司认识到使用新衣壳伴随的未知风险 但认为这是推动基因治疗向前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10]
Solid Biosciences (SLDB)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