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cket Pharmaceuticals (RCKT)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Rocket Pharmaceuticals (RCKT)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Rocket Pharmaceuticals (RCKT) 一家基因治疗公司[1][4] * 行业为生物技术 专注于基因疗法 特别是针对罕见病和心脏病的AAV基因治疗[4][5][7] 2 Danon综合征项目核心进展与策略调整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临床暂停在不到三个月内被解除 表明项目价值高且未满足医疗需求巨大[3] * 临床暂停的直接原因是添加C3抑制剂后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 导致一名患者不幸死亡 另一名患者出现CLS但已康复[8][9] * 根本原因分析表明 C3抑制剂阻断了补体通路 导致AAV病毒载体直接损伤内皮细胞[9] * 解决方案是重新校准剂量 移除C3抑制剂 并采用改进的免疫预防和监测方案[14] * 新剂量设定在约4e13 vg/kg 基于Phase I经验及两名儿科患者(1008和1009)的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12][13][16][27] * 修订后的免疫预防方案回归Phase I方法 即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西罗莫司(sirolimus)和类固醇联合 但有利妥昔单抗给药周期延长至三周(原为两周)和基于血小板及SC5B9轨迹更早使用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的调整[18][19][20] * 公司预计新方案下三名患者将在2026年初接受治疗[40] 3 其他重要项目更新 (PKP2与BAG3) * 公司战略重点转向AAV心脏产品组合 包括PKP2(致心律失常性) Danon(肥厚性)和BAG3(扩张性)三大心肌病项目 在美欧总计覆盖超10万名患者[5][6][7] * PKP2项目未出现类似Danon的TMA或CLS问题 但观察到高剂量下的肝脏毒性 因此患者选择标准更严格并排除任何肝脏疾病迹象[46][47][48] * 从Danon项目汲取的教训应用于PKP2 包括使用免疫荧光法而非Western Blot更有效地定位蛋白表达 以及设计复合终点而非单一终点[49][50] * PKP2项目的下一步关键里程碑是与FDA就关键试验设计达成一致 时间待定[56][62] * BAG3项目(扩张型心肌病)计划于明年启动Phase I 预计试验规模与PKP2相当或更大 主要终点可能为射血分数(EF)[59][60] * BAG3项目使用Rh74衣壳 静脉注射(IV)给药[61] 4 业务运营与患者招募 * Danon Phase II试验在最初两名儿科患者后 曾在两个月零三天内招募了10名患者 显示患者需求强劲[35] * 后续招募放缓主要因安全事件导致的临床暂停和方案调整 而非缺乏患者[36][37] * 公司拥有足够的候选患者和药品库存来完成试验[41][44] * 公司计划在年底前提供基于“自上而下”模型的流行病学更新[45] * 尽管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但患者社群和研究者依然支持试验 无人退出 反映了该致命性疾病未满足需求的严重性[33][34] 5 风险与考量 * TMA是AAV9基因治疗已知风险 公司目标是将其风险降至最低而非完全归零[24][25] * 在Danon疾病中 基因治疗是唯一可能替代DNA的疗法 无其他治疗选择 因此风险效益比仍然为正[31][33] * 公司已实施14基因panel筛查 以排除具有补体激活潜在风险基因突变的患者 除最初一例外未再发现此类患者[32] * 高纯全衣壳比率(>90%)可能通过TLR9途径触发补体激活 并非总是更好[52][53] * 与FDA就PKP2试验设计的讨论提示 类似Danon的单臂12人关键试验可能难以复制 需要更严谨的设计[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