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过去三年订单总额达到300亿美元 今年预计再增加100亿美元订单 [7] - 公司有信心在所有领域继续增长 包括订单量 收入和盈利 [6] - Subsea 2.0目前占订单流入的50%以上 但制造工厂中仅占33%-35% 预计工厂占比将提升至50%水平 [33] - 通过Subsea 2.0 制造流程效率提升2倍 相同厂房面积下产能翻倍 [28][53] - 公司整体对美国市场敞口小于10% [5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水下业务采用iEPCI一体化解决方案和Subsea 2.0标准化产品 占订单流入50%以上 [9][33] - 水面技术业务40%收入来自北美 60%来自国际 主要驱动是中东市场 [55] - 中东水面业务具有项目性特征 可形成订单储备 与北美交易型业务不同 [62] - 公司近期获得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两个大型柔性管道项目订单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基础显著扩大 从过去10-12家客户发展到更多新运营商参与 [8][10] - 地理覆盖从3-4个区域扩展到全球更多地区 [10] - 中东成为水面技术业务关键市场 特别是沙特阿美和ADNOC两家客户 [56][57] - 公司在沙特和阿联酋建设世界级制造设施 不仅满足本地化要求 还可能向海湾合作委员会以外地区出口 [58][5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核心战略是通过iEPCI一体化解决方案和Subsea 2.0标准化产品缩短项目周期时间 [24][47] - 将海底项目交付时间缩短了一年 并继续致力于进一步缩短周期 [48] - 主要竞争不是同业公司 而是资本流向 特别是与美国页岩油竞争资本投入 [21][22][47] - 80%业务为直接授予 不经过竞标 因为客户想要Subsea 2.0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35] - 投资决策以能否缩短周期时间为标准 不投资不能证明减少周期的项目 [47][5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海上油气复苏是真实且可持续的 存在结构性变化驱动当前市场 [5] - 海上油气资源具有 Phenomenal 储层特性 流动自然 不需要压裂 [22] - 海底项目盈亏平衡点从2014年的85美元/桶降至40-45美元/桶 成为最具经济性的原油 [38][39] - 绿色field项目占比达到50% 超出预期 [14] - 棕色field投资继续保持高水平 因为已有基础设施投资 只需增加井数 [16] - 可再生能源投资也是公司受益的领域 [16] 其他重要信息 - Subsea 2.0采用配置化订购方式 客户通过下拉菜单选择 实现零工程小时 直接进入组装测试阶段 [30][31] - 公司开发创新技术 包括在海底分离CO2 全电动化等技术 [49][50] - 使用机器人技术加速制造流程 而非扩展厂房面积 [52] - 公司从未有客户从Subsea 2.0退回1.0解决方案 [3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如何看待未来几年订单增长和盈利增长的相互作用 - 市场强劲导致订单储备增长 将转化为收入和盈利 公司有信心在所有领域继续增长 [4][6] 问题: 过去三年订单簿有何变化 - 客户基础扩大 从10-12家客户发展到更多新运营商 地理覆盖扩展 工作范围持续演变 [7][8][10][11] 问题: 订单驱动因素是什么 - 包括绿色field 棕色field和可再生能源投资 绿色field占比达50% 超出预期 [12][14][16] 问题: 如何理解"竞争对手是页岩"的观点 - 本质是竞争资本流向 海上油气需通过提高确定性和缩短周期来提升吸引力 [17][21][22][23] 问题: Subsea 2.0占比和未来展望 - 目前占订单流入50%以上 工厂占比33%-35% 将提升至50% 是未来盈利增长关键驱动 [26][33] 问题: 客户为何可能不选择Subsea 2.0 - 可能因为偏好竞标 但Subsea 2.0不参与竞标 80%业务为直接授予 [34][35] 问题: 如何实现盈亏平衡点大幅下降 - 通过Subsea 2.0消除首次制造风险 提高确定性 行业整体执行标准提升 [38][39][41][42] 问题: 技术差异化与执行哪个更重要 - 两者并行 技术投资必须能缩短周期时间 Subsea 2.0本身就是技术 [45][47] 问题: 制造产能是否需要扩张 - 通过精益化和技术投入(如机器人)提升效率 不计划扩展厂房面积 [51][52] 问题: 水面技术业务国际布局 - 主要在中东 特别是沙特和阿联酋 在两地建设世界级设施 [55][56][58] 问题: 国际业务增长展望 - 国际业务形势良好 中东业务具有项目性 可形成订单储备 [60][62]
TechnipFMC(FTI)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