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报告聚焦于亚洲信用投资者和固定收益市场 涉及亚洲主要发达经济体 包括日本 台湾 中国大陆 新加坡 香港和韩国 [2][5][6] * 报告由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 Kenneth Ho 编写 [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过去六个月 亚洲信用投资者的关注点发生显著转变 从去年末的“美国例外主义”转向近几个月的“去美元化”主题 [2][5] * 去美元化将是一个渐进而非突变的趋势 亚洲信用投资者对固定收益资产的配置变化将是缓慢的 [2][5] * 结构性原因支撑了对外国固定收益资产的持续需求 包括大型发达经济体拥有巨额经常账户盈余和人口老龄化 这些缓慢变化的人口结构意味着需求在短期内不会减弱 [5][6] * 尽管台湾和日本的保险基金近年来寻求减少购买外国债券 但它们仍持有巨大头寸 台湾保险公司的外国证券持有量在过去四年徘徊在7000亿美元左右 日本保险公司持有的外国债券从2021年3月底的1万亿美元峰值降至2025年3月底的7410亿美元 [7][10] * 截至2025年5月 外国证券约占台湾保险资产的60% 截至2025年3月底 外国债券约占日本保险资产的25% 这表明缺乏可行的投资替代品 [10] * 美元债券市场仍是全球最大、流动性最强的市场 其收益率高于亚洲主要经济体的本币债券收益率 因此寻找合适的国内替代品仍具挑战性 [13] * 高盛外汇团队强烈看跌美元 预计分散美元资产将是亚洲信用投资者的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 这将为本地货币信用市场的增长和发展提供充足机会 [5][16] * 人民币和澳元债券是近期热门领域 2024年是创纪录的发行年 人民币债券发行量达5370亿元人民币(合750亿美元) 澳元债券发行量达700亿澳元(合450亿美元) [16] * 除中国国内债券市场(未偿债券约188万亿元人民币 合26万亿美元)外 亚洲其他地区的本币债券市场规模明显小于美元市场 [16] 其他重要内容 * 图表显示 亚洲累计资本外流至外国债券的规模由日本 台湾 中国大陆 新加坡 香港和韩国主导 其购买量使亚洲其他地区的总和相形见绌 [6][9] * 台湾投资者购买的国际债券基金在过去三年增加了约500亿美元 达到1600亿美元 较高的美国利率吸引了零售投资者的兴趣 [13][18] * 报告末尾包含一系列跨资产的最佳交易建议 [25][26]
全球市场 去美元化:亚洲信贷投资者的渐进之路 -Global Markets Daily_ De-Dollarization A Gradual Path For Asia Credit Investors (Ho)
2025-08-28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