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设备深度报告
2025-08-25 09:1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锂电设备行业,特别是固态电池设备领域[1] * 公司包括整线布局企业先导智能、力源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宏工科技(干法电极)、纳克诺尔(滚压环节),以及东威科技(复合集流体优势)[9][17][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锂电设备行业基本面显著改善,一线厂商自2024年Q4起订单量大增,二线厂商于2025年Q1跟进,行业业绩拐点或在2025年Q4至2026年Q1出现[1][3] * 行业经历2022年以来的下行周期后,企业已充分计提减值,2025年原材料储备及库存减值压力释放,若利润端修复将带来显著业绩弹性[1][3] * 锂电设备使用寿命约为3至5年,2020年起上马的项目进入更新换代周期,叠加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1][4] *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头部公司预计2025-2026年实现量产,工信部设立60亿元专项基金,明确2027年和2030年时间节点,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1][8] *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将超过200GWh,复合增长率超100%,设备需求预计达300亿元,固态电池将成为锂电设备行业新的增长点[2][10][12] *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头部公司或于2027年小规模量产,预计2030年左右完成全面商业化,期间供应链培育和成本下降至关重要[1][7] * 固态电池生产工艺关键环节包括滚压机、热复合设备、高精度叠片机、等压机以及后道高压化成分容环节,这些环节技术要求高且单台设备价值量高[13] * 后道工艺竞争格局相对优于前道和中道,参与企业较少,后道企业能获得更高份额且确定性较高,一些后道龙头企业估值较低,仅有20倍左右[14] * 目前液态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单瓦时成本集中在0.5至0.6元,而固态三种工艺单瓦时成本在2.5至3元以上,降本主要集中在材料成本(特别是硫化物电解质)和生产制造成本[15] * 技术路线逐渐收敛,全固态采用硫化物方案最多,半固态则因氧化物路线技术成熟且原材料便宜而占优,应用场景从车用逐渐拓宽到低空经济机器人及消费电子领域[16] 其他重要内容 * 当前配置思路包括整线布局企业(如先导智能、力源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如宏工科技、纳克诺尔),以及跟踪下游厂商进展(如先辉技术与清潮能源、新桃与上汽、海姆星与新电能源),反向配置上游设备公司[9] * 未来重要时间节点包括2025年底至2026年初(固态整线设备采买重要时期)、2026年(相关固态整线设备调试重要年份)、2027年(小批量生产开始重要年份)[11] * 催化因素包括工信部60亿元项目中期检查(预计在9-10月,对六家企业进行验收)和大订单出现(下游主机厂或电子厂的大订单证明设备性能优异)[11] * 单GWh设备投资额在5至6亿元之间,取中值5.5亿元进行测算,到2030年固态电池设备单GWh投资额预计将降至2至3亿元[12] * 两大主机厂在港股募集资金用于海外投产,上游设备厂商伴随其布局海外市场,有助于获取更多海外订单,提高利润水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