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化和炼油行业反内卷,对化工行业影响几何?
2025-08-20 14:49

行业与公司 * 石化和炼油行业[1][2] * 涉及公司包括民营企业、央国企(如两油公司、中石化)[5][19][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石化行业利润下滑 2024年全行业营收14.6万亿元 利润跌至万亿以下 2025年利润继续下降8.8%[2] 今年上半年利润下降2.3% 去年下降8.8%[3][25] * 面临产品价格下降、激烈竞争及反倾销诉讼挑战[1][2] * 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 低端大宗产品严重过剩(如聚苯乙烯、聚丙烯粉料)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如聚丙烯粒料)[3][4][7] * 中国化工产值占全球44.6% 但缺乏国际标准定义权和定价权[3][11][12] 政策与产能调整 * 反内卷成为年度重点任务 国家通过摸排产能、淘汰重复装置、技术升级推动节能降碳和产业结构优化[1][2][17] * 产能预警报告显示14种高风险产品(炼油、丙烯、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丙烯腈、PVC、三氯乙烯等)和10种较高风险产品(纯碱、氢氧化钠、尼龙66、聚醚多元醇、蛋白粉、乙二醇等)[3][4] * 发改委要求200万吨以下产能必须退出 推动小型链厂转型升级[3][26] * 碳达峰前新增一次炼油能力4,000万吨 代表先进技术方向 不会导致过剩[6][16] * 政策要求8月30日前完成项目申报重新评估 10月出台指南意见 年底落实十五五规划[13][14] 企业转型与竞争力 * 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更具优势 设备新技术先进且盈利状况良好 更愿意投入节能改造[5] * 央国企面临更大转型压力 需对老旧装置进行核心改造升级[5][19] * 中石化在新材料领域有布局 如上海石化碳纤维项目(对标东丽技术)、独山子气相法POE项目[21] * 两油公司通过装置更新延长核心设备年限(如金陵石化更新30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至2024年 抚顺石化新建20万吨溶液法聚乙烯装置至2025年)[19] 市场需求与新兴领域 * 新兴市场需求增加(医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推动可降解材料BDO(从不到10万吨增长到超过600万吨)和光伏材料POE(规划产能超过590万吨)快速发展[10] * 炼化一体化、延长产业链受政策鼓励[10] * 氢能发展面临技术、标准、政策和成本障碍 中石化拥有加油站网络可转型为加氢站[23][24] * 新材料行业投资回报比例低 需持续研发投入(如中复神鹰生产T800碳纤维仍亏损)[29] 国际竞争与规划 * 十五五规划需加强内部补链延链 淘汰落后产能 培育优质产能 争夺国际话语权、定价权及标准参与权[11][12] * 绿色能源领域需通过欧洲标准获取订单 缺乏国际标准定义权(如绿氢、绿醇)[11][12] * 需自主生产高端牌号产品(如茂金属聚乙烯、聚烯烃)解决卡脖子问题[11][12] 其他重要内容 * 老旧装置改造聚焦传统大炼化和烧碱装置(如超20年氮肥厂和烧碱厂) 氯碱行业2024年退出20万吨产能 2025年有类似计划 新增产能重点采用乙烯法及膜极距、无汞触媒技术[9] * 炼油指标可谈判流转 有价证券性质 国家划定一次炼油加工红线不超过11亿吨 2024年能力达9.3亿吨[16] * 反内卷政策以引导型为主 非一刀切 结合能效指标给予企业发展空间[17] * 新材料发展依赖市场需求而非具体政策引导 需避免规划过于具体导致产能过剩[18][27] * 中国新材料研发借鉴德国盈创平台模式 高校承担科技专项 结合人工智能取得成果[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