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芯片SoC、铜连接、掩膜板、被动元器件、AI服务器、光通信、超级电容、覆铜板(CCL)、国产AI芯片[1][3][6][8][11][13][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芯片SoC板块 - 下游需求设计良好 价格最早企稳 库存健康 无价格战[1][3] - 多家公司中报业绩优异 例如瑞芯微[1][3] - 金辰股份二季度营收18亿 同比增长10% 环比增长近20%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净利润超3亿 同比增长30% 环比增长60% 产品结构良性发展 毛利率达37.2% 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一个百分点[1][4] - 金辰股份约70%产品销往国外 竞争环境宽松[1][5] - Wifi6单品出货量快速提升 2025年第二季度Wifi6单品出货量已超2024年全年 预计持续高速增长[1][5] - 公司推出6纳米芯片 Wifi路由器芯片 Wifi6 1x1芯片 更高算力更先进制程的泛AIoT芯片等新品 具备较高价值量和盈利能力 未来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有望继续上升[1][5] 铜连接与光通信领域 - 瑞可达高压连接器业务受益于汽车电动化 竞争格局和汽车价格压力改善 利润率和收入企稳回升[6] - 与中基旭创合资进入光通信领域 主要产品为AEC(主动光缆) 订单逐步增加 下半年起量 预计2026年前景乐观[6] - 在AI服务器短距离通信领域卡位良好 通过中基旭创背书 AEC业务利润率较高[6][7] - 瑞可达市值达到200亿以上没有问题[6] 掩膜板行业 - 市场规模大 占半导体材料约12%-13%[1][8] - 中国前道市场规模约100亿元 封装测试市场约20-30亿元 总体市场规模超200亿元[1][8] - 国产化率低 主要由日韩美垄断 半导体领域国产化率不到5%[1][8] - 已上市公司金运光电 路维光电和龙图光照的半导体掩膜板营收总计仅约6亿元[8] - 国内企业加大投资 合肥晶美半导体计划总投资120亿元 一期投入65亿元 冠石科技投了十几亿用于掩模板生产 路维光电计划投入十几亿进行28纳米甚至14纳米掩模板的研发与生产[9][10] 超级电容 - 受益于英伟达GV300功耗提升 采用HBM12显存 峰值功耗上升 需要毫秒级高负载冲击应对方案 首次将超级电容模块作为机柜标配 单柜配置超百颗超级电容 带来超过40亿增量市场[11] - 全球超级电容产业链复合增速达25% 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11] - 日本五脏是主要供应商但产能不足 国产替代机会显现[11] - 国内企业江海股份通过台达认证并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成本优势显著 元力股份掌握高纯度电容碳技术 是国内唯一量产企业 毛利率超过40% 东阳光布局液冷和超级电容 子公司已获得一定订单[12] 覆铜板(CCL)行业 - 生益科技中报业绩亮眼 收入环比增长26% 利润环比增长53% 毛利率提升两个百分点以上[13] - 多家CCL公司发布涨价函 行业需求旺盛[13] - CCO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库存调整后 2025年上半年AI及相关产品认证布局转化为实质性订单 加大国内AI服务器算力芯片等厂商产品认证 产品结构良好调整[13] - 主要原材料价格在二季度明显上涨 公司通过供需关系迅速反应 在关键窗口期推动产品价格调涨 Q2处于爆单状态 三季度延续高景气生产经营状况[13] - 除AI领域外 消费类高端产品和汽车等领域也保持高景气度[13] - 原材料价格上涨由于上游铜和电子布等供需紧张 反映成本端压力及潜在产能挤占对产品价格的压力[14] - 从6月中下旬开始 AI对非AI产能挤占的潜在趋势可能导致继续涨价[15] - 海外产能主要聚焦AI相关高速材料 CCL可能进入大的景气周期 PCB产业链上CCL格局优于下游板厂 国内供应商已进入第一梯队[15] 国产AI芯片与算力市场 - 国内算力需求旺盛 约80%由海外厂商控制 国产替代全面加速[17] - 寒武纪国产替代加速 H20算力芯片漏洞事件引发国家安全部门约谈英伟达 促进自主可控趋势[17][19] - 寒武纪计划定增募集39.85亿元 用于大模型芯片平台及软件平台建设[3][17] - 一季度营收11亿元 同比增长42倍 追平2024全年营收预期[3][17] - 预计2025年营收6080亿元(大幅上修此前21亿元预期) 净利润1620亿元[3][18] - 预计2026年营收150亿以上 2027年250亿以上[18] - 订单饱满 产能扩张良好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存货接近28亿元 预付款9.73亿元[18][19] - 预计2025年底中国AI算力市场规模8000亿元 算力卡需求4000亿 国产份额2000亿左右 寒武纪目标市占率25% 对应营收空间300亿左右 以30-35%净利润率预测 潜在盈利90-105亿 对应市值约4500亿[19] 其他个股 - 声一科技进入头部GPU大厂供应链 AI业务占比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更多客户和料号导入 产能弹性充足 业绩弹性逐步增强[16] - 传统高端品类产品受益于涨价和结构调整趋势 增厚EPS Q2已体现[16] - 预计2026年业绩45~50亿元 目前估值约25倍 对应市值约1200亿元[16] 其他重要内容 - 从7月底开始 科技板块在下半年具有确定性行情 主线集中在AI领域 国产替代和半导体方向增长潜力明显 AI板块情绪高涨 市场流动性较好情况下股价有望持续上涨[2] - AI服务器短距离通信是确定性趋势 包括顶通 沃尔核材等多家公司业绩表现优异[7]
芯片soc、铜连接、掩膜板、被动元器件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