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控转向-制动专家交流
2025-08-14 14:4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汽车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系统 特别是自动驾驶领域[1][12][23] * 主要讨论的公司包括博士 博特利 纳什特 以及国内的长城旗下飞鸽(现称京东) 中兴严 奇瑞 吉利 蔚来 世宝 恒隆 玉北等[11][12][25][30] 核心观点与论据 自动驾驶制动系统性能要求 * L2级别自动驾驶要求制动系统电压响应时间在150毫秒以内 L2+及以上级别则需控制在100毫秒以内[1][3][4] * 响应时间是关键参数 还需考虑制动噪音 成本和重量等因素[3] * 高级别自驾功能(如IEB)带来额外需求 需在纵向控制方面进行优化 高端车型可能会增加冗余设计[5] 法规与标准 * 现有制动系统产品已能满足当前法规 包括强制性法规[6] * 2024年9月发布的新国标对ETPS及EHB系统提出了新的测试要求 包括自动时间 自动力等方面[12] * 新法规预计将定义驾驶员在任何时候都能控制车辆 即使助力失效后仍能通过方向盘控制车辆 或将显著增加EPS系统成本至3,500-4,000元[1][25][26] * 针对线控转向的法规预计在2025年月底颁布 目前线控转向无法保证100%的安全性[23][25] 技术发展与产品应用 * 博士和博特利的EMB系统已进行装车测试 性能指标接近 响应时间提升30% 100公里时速下制动距离优化10-20米[1][12] * EMB系统预计2026年量产并首先应用于极氪7X车型[13] * 极氪7X车型可能会配备激光雷达 并采用浩瀚H9平台 智能驾驶选型尚未最终确定[14] * 2026年极氪品牌车型将采用纳什特公司的SDBW系统 并与大EMB关联[2][31] * 线控转向(SBW)分为上转和下转 下转类型一般选用DP或R 上转则使用模拟驾驶员手感的路感模拟器[16] 成本结构 * EHB系统成本主要由电机 液压单元 电磁阀和滚珠丝杆等部件构成 各供应商报价存在差异 但部件成本比例相似[1][7] * EMB系统的大致成本为3,000元左右 其中电机和控制器占总成本的50%至60% 传动结构占10% 壳体占5%[15][32] * CEPS产品中 电机加控制器占总产值40% 角位移传感器价格在六七十元 占比不到10% 涡轮和涡杆等机械部件的成本约占8% 中间轴的成本约占10% 管柱壳体占10%[21][22] 供应商表现与合作 * 博士在响应时间 制动距离和噪音方面表现优于国产品牌[11] * 国内具备量产双路供电和功率输出报警等功能产品的公司包括博士 博特利以及长城旗下的飞鸽(现称京东)[12] * 国内企业如世宝 目前主要支持量产落地的是DPC 恒隆与玉北主要停留在C级和D级基础产品上 还没有成熟的线控转向项目[30] 安全挑战与解决方案 * SDW系统存在上下解耦导致安全风险的问题 尚未达到百分百防失效[23] * 需要通过功能检测来进行控制 例如紧急制动 电机停止或反向工作 车轮速度差实现紧急靠边停车等手段来确保转向安全[23] * 线控转向可避免紧急避让时方向盘快速转动引发驾驶员恐慌 提高安全性[28] 未来趋势 * 对于高级别自动驾驶(L4及以上) 方向盘的收纳和静默功能具有显著重要性 可提供更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27] * 全空转向可以优化驾驶舱空间 实现方向盘伸缩折叠收纳 提高智能座舱场景定义[26] * 初期EMB系统仅限于一两款车型 不会大规模推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