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高端 PCB(印刷电路板)行业,主要受 AI 算力需求驱动[1][2] - 核心公司:英伟达、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AMD、台光电、生益科技等[3][19][28]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 PCB 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4 年的 735.65 亿美元增长至 2026 年的 1,000 亿美元,CAGR 显著[1][2] - AI 服务器是主要驱动力,PCB 价值量增速(30%+)超过 AI 服务器本身[1][2] - 2025 年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Meta、微软、亚马逊)总 CAPEX 达 3,661 亿美元(同比+50%),2026 年增至 4,262 亿美元[1][18] 2 技术升级与需求 - GPU/ASIC 出货量: - 2026 年 GPU 出货量预计 676 万颗(2025 年为 576 万颗,+20%30%)[9] - ASIC 出货量 2026 年将超越 GPU(如谷歌 2026 年 ASIC 出货 330 万颗)[5][19] - 高端 PCB 需求: - ASIC 对高多层板(3040 层)和高频材料(如马九、PTFE)需求更大,单板价值提升[5][33] - 英伟达 Rubin Ultra 方案采用正交背板,新增 20 亿美元市场[30] 3 产品迭代与价值量 - GPU 代际价格增长:每代产品单价提升约 30%(如 H 系列 183 美元 → GD300 系列 413 美元)[10] - H 系列:单 GPU 对应 PCB 价值 123 美元(OAM+UBB 架构)[11] - B 系列:单 GPU 价值 240 美元(+31%,材料升级至马 7)[12] - GB200:单机柜 PCB 价值 22.24 万元(309 美元/GPU,+29%)[13] - GD300:单机柜价值 21.4 万元(413 美元/GPU,+34%)[14] 4 供应链与产能 - 国内 PCB 企业 CAPEX:2025 年预计 250~300 亿人民币,但东南亚扩产面临高阶产品良率低、电力不足等问题[27] - 上游材料瓶颈:高端覆铜板(如马 8G 以上)紧缺,台光电扩产至月产 550~760 万片,但分配优先级存疑[28] 5 细分市场动态 - 光模块:2026 年 PCB 需求达 30 亿美元(2025 年为 16 亿美元),1.6T 光模块单价 70 美元[26] - SLP 技术:线宽缩小至 20~35 微米,未来或替代部分载板应用(如 COWOP)[31][32] --- 其他重要内容 1 潜在风险 - HBM 替代方案:若无法使用 HBM(如 Meta 采用 LPDDR5),芯片面积增大,影响 PCB 设计[22] - 材料成本:马九等新材料单价高,量产进度不确定[15][33] 2 技术趋势 - 高频材料:PTFE、石英布(DK 值降至 3 以下)将主导下一代方案[33] - 互联方式:正交背板 vs 铜连接(后者仍具中距离传输优势)[30] 3 区域竞争 - 国内厂商机会:生益科技在 GD300/Rubin 新材料领域有潜力[28] - 海外扩产挑战:东南亚供应链配套不足,产能释放滞后[27] --- 数据汇总表 | 指标 | 2024 年 | 2025 年 | 2026 年 | 增长率/变化 | |---------------------|--------------|--------------|--------------|------------------| | 全球 PCB 市场规模 | 735.65 亿美元 | 56 亿美元* | 1,000 亿美元 | CAGR 超 30%[1][4] | | 英伟达 PCB 需求 | 8.5 亿美元 | 15.3 亿美元 | 26.4 亿美元 | 近翻倍增长[3][16] | | 北美云厂商 CAPEX | - | 3,661 亿美元 | 4,262 亿美元 | +50% YoY[18] | | GPU 出货量(英伟达) | - | 576 万颗 | 676 万颗 | +20%~30%[9] | *注:2025 年 PCB 市场数据存在差异(doc 4 提及 56 亿美元,可能为细分领域) --- 结论:AI 算力需求推动高端 PCB 量价齐升,技术升级(高频材料、正交背板)和供应链瓶颈(覆铜板产能)是核心变量,英伟达与云厂商资本开支为关键驱动[1][3][18][33]
高端PCB需求跃迁,算力基座价值重构
2025-08-11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