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铁、电解铝、工业硅、多晶硅 - 公司:云铝、红桥、天山、通威、大全、合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反内卷式供给侧改革 - 核心观点:当前反内卷式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资源分配,与上一轮侧重上游原料去杠杆、推高价格不同,本轮需产能出清、需求回升、宏观经济配合及库存周期反转等多重因素共振,目前处于预期阶段 [1][4] - 论据:上一轮集中于钢铁、煤炭等上游和中上游大宗原料领域,通过去杠杆、双碳等政策推动价格上涨;当前产业链整体困境,蛋糕缩小,分配问题更难解决 [4] 钢铁行业 - 核心观点:今年钢铁处于低盈利、低库存、低产量阶段,行情分两阶段,第一波短平快由预期驱动,第二波伴随政策落地企业盈利改善而缓慢修复,情绪修复后有超跌反弹机会 [1][5] - 论据:今年钢铁权益表现开年有旺季预期,5月中下旬跑输大盘,7 - 8月为传统淡季;今年炒作现产政策预期时,有色金属涨幅居首,钢铁板块5月中旬前跑赢前20%的行业排名 [5] 电解铝行业 - 核心观点:是供给侧改革最成熟成功的金属品种,产能受严格限制,反内卷政策加持成果,行业景气度向上,铝资产处于红利资产阶段,下半年有主升浪旺季行情 [9][11][12] - 论据:自2015年开始产能受限,目前产能天花板4500万吨,2023年产能达4414万吨,剩余可建设指标少;双碳政策约束海外产能,国内电解铝以电力为基础盈利能力稳定;今年供给端增长小于2%,全球增速约1%;当前淡季但低库存、宏观预期改善及需求变化;现在PE仅8倍,上虹桥仅7倍 [9][10][11][12] 硅行业(工业硅和多晶硅) - 核心观点:硅品种可复刻铝行业供给侧改革成功,硅产业在当前供给侧改革中有较大机会 [15][16] - 论据:硅耗电量大,国家层面监控力度强;国内硅产能集中度高,占全球总产量70%左右,企业持股比例分散,以民营企业为主;多晶硅是高耗能行业,单吨多晶硅用电量6 - 8万度,工业硅用电量7000 - 13000度;截至2024年底,中国前五大多晶硅企业总产量占全球70%,2025年上半年月度产量稳定,多晶硅社会库存占全球产量14%,库存合理可控 [15][16][17] 股票投资 - 核心观点:当前应抓住政策催化的短平快行情,幅度中性,第二波行情伴随细则落地企业盈利改善而缓慢向上修复,更稳当持久,关注政策落实和条件共振带来的反转信号 [1][8] - 论据:昨天钢铁板块涨幅达三四个百分点,属于炒预期阶段 [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释放整治低价无序竞争、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信号,通过卡住供给端产能扩张和市场端终结价格战两条主线重塑行业逻辑,强调倒逼品质升级,配套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 [2] - 针对金属子板块,卡住供给端扩张,终结价格战内卷,提高产品品质,加速落后产能出清,配套相关条例和指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将带来子板块盈利改善 [7] - 2015 - 2017年供给侧改革行情中,权益和价格进入主升浪,价格增长50%,权益端翻倍及以上增长,当前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可能酝酿类似商品大行情,建议关注铝板块和以多晶硅为核心的工业硅板块 [18]
“反内卷”——供给侧改革机遇:钢铁+电解铝+硅!
2025-07-03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