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钨:硬质合金需求怎么看
2025-06-09 01: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钨行业、硬质合金行业 - 公司:五矿旗下硬质合金生产企业、厦门钨业、江钨集团、章源钨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供需情况 - 全球用量:全球每年开采约12.2万吨钨矿,中国国内使用约6.5万吨,国外使用约5.7万吨;未来三年全球整体用量预计保持稳定,但中国可能产能过剩、出口受限,国外需求迫切但难获原料,供需错配致国内价格高企[3] - 海外需求:海外市场对中国钨资源需求迫切,未来三年仍将高度依赖中国供应;因钨矿资源全球分布不均,中国对出口实施严格管控[4] - 下游应用:硬质合金是最大工具制品类,刀具类占比超45%且持续增长,矿用合金占30%,耐磨件占25%[5] 资源特点 - 精矿区别:黑钨精矿品位高、开采成本低、回收率高,储量占全球20%;白钨精矿储量大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回收率低[1][6] - 中国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钨储藏国和生产国,储量占全球约44%,产量占全球85%;自2002年起实施配额制,2004年起监管伴生矿,现通过六大稀土集团管控[1][7] 产业链情况 - 产业链分布:上游以生产硬质合金及其深加工制品为主,基本不直接出口原材料;中国出口多为中低端产品,高端合金制品依赖进口;国家对中游及下游合金端工具厂家提供出口退税补贴[8] - 成本占比:在硬质合金中,碳化钨含量达85%以上,占整体成本80% - 85%,高比重合金中含量也较高[9] 市场影响 - 物价影响:物价上涨使硬质合金企业价格传导困难,下游订单需求疲软;低附加值矿用合金领域受影响大,刀具类相对易传导价格压力[10] - 企业应对:企业普遍涨价应对,但下游需求疲软,部分客户选不涨价供应商;低附加值领域倾向与长期供应商签年度协议锁定价格[11] - 下游细分市场:刀具领域附加值高,数控涂层刀片技术国内在追赶,立铣刀钻头用再生原料降成本;矿用合金关注性价比,掘进刀具附加值高但有账款问题;钢铁行业辊环受房地产影响;耐磨零件附加值高但订单少、多定制;喷涂材料发展空间大[12][13] - 订单情况:整体市场需求下滑,但部分企业订单量未减,利润率降低;在手订单基本能看两个月,企业和客户都因原料价格波动不愿接长订单[14][16] - 季节性与毛利率:硬质合金产品季节性不明显;通过经销商销售毛利率约18% - 20%,企业定位不同经销商占比不同[17][18] - 钨价影响:钨价上涨对毛利影响取决于能否及时接到涨价后订单,物价上涨10%可能使企业无利润或毛利为零[19] 竞争格局与发展方向 - 竞争格局:国内硬质合金行业竞争激烈,形成几个较大集团,五矿旗下有三家企业,厦门钨业等也有完整产业生态[20] - 发展方向:各大企业重点发展高精尖附加值产品,特别是进口替代产品,国内厂家在切削刀具等领域替代率已较高[20] 价格情况 - 价格现状:黑钨精矿含税报价173,000元/吨,达十年最高,受出口管控、库存减少和开采成本增加等因素支撑[2][23] - 价格预测:业内预测黑钨精矿可能涨到19万元/吨,但达到此价格后市场会趋于平衡,因高利润会刺激矿山开采;未来海外形成产业链后市场将回归理性[24][25] - 需求支撑:目前黑钨精矿高价有炒作因素,主要来自有矿山开采权企业,未完全由需求端支撑[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家自2002年起通过钨行业协会实施配额制控制钨矿开采和生产,2004年起伴生矿也受监管,现通过六大稀土集团对小众有色金属进行管控[7] - 中美贸易摩擦前中国企业基本不出口初级产品,专注国内市场;国家对中游及下游合金端工具厂家提供出口退税补贴[8] - 数控涂层刀片技术核心掌握在海外,国内处于追赶阶段;立铣刀钻头生产厂家通过结构设计使用再生原料降低成本[12] - 矿用合金通过标准型号招投标采购,掘进刀具多随设备打包销售但存在账款拖欠问题;钢铁行业中大型钢厂付款相对守规矩,私营钢厂情况不一[13] - 耐磨零件如拉丝模附加值高但订单少、多非标定制,需大量库存备料;喷涂材料作为表面强化修复材料发展空间大[13] - 国内硬质合金行业中,五矿旗下有三家生产企业,厦门钨业等虽规模产值不及五矿,但发展思路一致,均致力于产业链延伸[20] - 非刀具类高端产品如硬质合金拱环仍由德国和日韩掌握,性能寿命比国内产品高20% - 30%,但因交期和售后问题订单量减少;耐磨件国内厂家基本能满足需求[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