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全面发力 —— 目标价上调至 60 港元,重申跑赢大盘
2025-06-02 15: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为亚洲汽车行业 公司为小米公司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 - 小米Q1业绩出色,各业务板块表现强劲,提升盈利预测和目标价至60港元,重申跑赢评级 [1][3][4] - 智能手机业务国内市场份额提升,预计2025年出货量增长,ASP有望改善;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11][12] - IoT与生活方式产品业务增长和利润率改善显著,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35.6%,毛利率保持在25% [13][14] - 互联网服务业务得益于智能手机高端化战略,广告收入增长,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14%,毛利率保持在77% [15] - EV业务交付量和营收预计增长,等待YU7产能扩张和定价细节 [16] - 论据 - Q1整体业绩:Q1营收同比增长47.4%至1113亿元,毛利率达创纪录的22.8%,净利润同比增长161%,净利率达9.8% [1] - 智能手机业务:国内市场份额在Q1 25达到18.8%,同比和环比均提升超4个百分点,出货量增长40%,超过行业5%的增速;预计2025年国内出货量达5100万部,同比增长21.2%,全球出货量达1.78亿部,同比增长5%,ASP增长6% [2][11][12] - IoT与生活方式产品业务:Q1营收同比增长59%,大型家电营收同比增长114%,可穿戴设备和平板电脑营收分别增长56.5%和72.7%;毛利率从Q1 24的19.9%和Q4 24的20.5%提升至25.2% [2][13] - 互联网服务业务:中国MAU的广告ARPU本季度显著增长16%,毛利率从Q1 24的74.2%和Q4 24的76.5%提升至76.9% [15] - EV业务:预计2025/2026/2027年交付量分别为41.7万/64.5万/87.2万部,营收分别为109亿/168亿/228亿元 [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方法:采用SOTP估值法,对智能手机和IoT业务应用18x 2026E P/E和15x 2026E EV/EBIT倍数;对互联网服务业务应用20x 2026E P/E和15x 2026E EV/EBIT倍数;对EV业务采用DCF、P/E和EV/sales方法估值 [32][34][42] - 风险因素:硬件销量未达预期、智能手机和IoT产品高端化不成功、车辆销售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宏观经济疲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竞争格局恶化、技术颠覆、不利的中国政府政策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43] - 评级定义和基准:Bernstein品牌根据未来12个月相对于不同市场指数的表现对股票进行评级,有跑赢、市场表现、跑输、覆盖暂停、未评级等类别;Autonomous品牌也有类似评级分类,且有不同的基准指数 [44][49] - 报告分发信息:报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不同实体分发,且对不同类型投资者有不同要求和限制 [65][67][68][69][72][73][74][77][7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