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收入5.98亿美元,同比下降0.8%(固定汇率计算)[7] - 非GAAP每股收益0.68美元,同比增长9%[8] - 自由现金流1.41亿美元,同比增长493%[9] - 美国脊柱业务增长2%,但被其他业务下滑所抵消[10][23] - 国际脊柱业务增长1%(固定汇率计算)[15] - 创伤和NSO业务下降8%[15] - 毛利率63.6%(GAAP)和67.3%(调整后)[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脊柱业务增长2%,主要得益于产品组合扩张和机器人手术植入物拉动[10] - 国际脊柱业务受分销商订单时机和供应链中断影响[15] - 创伤业务核心部分增长34%,但整体下降8%[15] - 赋能技术销售额2200万美元,下降31%[14] - 生物制剂业务受报销政策变化影响[2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收入4.839亿美元,基本持平[29] - 国际市场收入1.143亿美元,下降7.7%(报告)和4.6%(固定汇率)[29] - 分销商订单时机和供应链中断影响国际业务[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完成Nevro收购,进入30亿美元神经调节市场[16] - 推出两款新产品:Cohere ALIF垫片和ReLine eGPS固定系统[12][13] - 机器人手术全球累计超过10万例[15] - 继续推进NuVasive整合和协同效应[35] - 垂直整合供应链以应对关税影响[3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业绩受供应链中断和机器人销售周期延长影响[7][14] - 第二季度已看到业务改善迹象[9][36] - 对赋能技术业务保持乐观,预计交易将在未来季度完成[14] - 预计2025年收入28-29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3-3.3美元[39] 其他重要信息 - 偿还全部9亿美元NuVasive合并债务[9] - 完成5000万美元股票回购,减少合并稀释20%以上[9] - 第一季度研发支出3310万美元,占销售额5.5%[30] - SG&A支出2.428亿美元,占销售额40.6%[31]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第一季度业绩和展望 - 管理层认为第一季度问题是暂时的,第二季度已看到改善[45][46][47] - 供应链中断已解决,产品正在补发[47] - 机器人销售管道强劲,预计交易将在未来季度完成[48] Nevro收购和整合 - 重点将放在降低Nevro的运营费用上[50][51] - 收购将扩大公司在肌肉骨骼技术领域的地位[90] - 预计Nevro业务将改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18] 赋能技术业务 - 销售周期延长但未失去交易给竞争对手[56][57] - 机器人销售仍以直接销售为主,但融资选择增加[56] - 预计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将在2025年达到高水平20%[59] 销售团队和产品 - 销售团队保持稳定,没有异常离职[63][64] - ReLine系统已获批准,Modulus正在审批中[103][104] - eFlex系统订单正在积累,预计第二季度进入市场[111][112] 财务和资本配置 - 优先考虑内部投资,并购将侧重于补强交易[67][68] - 机会出现时将考虑股票回购[69] - 关税影响有限,已采取措施抵消[116][117] 市场状况 - 美国脊柱市场可能受到保险审批延迟影响[101] - 未观察到竞争对手机器人显著影响销售[56] - 生物制剂业务正在调整策略以适应报销变化[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