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ate Therapeutics(FATE) - 2020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收入为5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80万美元增长96%,主要来自与Janssen和ONO Pharmaceutical的合作[44] - 研发费用为267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160万美元增长24%,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增加、薪酬支出以及新总部设施租赁费用[45] - 行政管理费用为7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30万美元增长42%,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增加、薪酬支出和法律费用[46] - 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司拥有5.33亿美元现金及投资[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FT596:首个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最低剂量30百万细胞下获得部分缓解,肿瘤代谢活性降低70%以上,肿瘤大小减少50%以上[17][18] - FT538:首个CRISPR编辑的iPSC衍生细胞疗法,已获得FDA IND批准,计划在第四季度启动患者入组[25][27] - FT819:全球首个iPSC衍生的CAR-T细胞疗法,已获得FDA IND批准,计划在第四季度启动患者入组[30][34] - FT576: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BCMA CAR NK细胞候选产品,计划在第四季度提交IND申请[36][37] - FT536:新型CAR靶向MICA和MICB的候选产品,计划在2021年提交IND申请[38][4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与Janssen达成合作,结合iPSC平台与Janssen的肿瘤靶向抗原结合剂,开发新型CAR NK和CAR T细胞免疫疗法[10][42] - 公司继续利用内部GMP制造优势,生产数百个冷冻保存的即用型剂量,用于临床研究[11] - 公司展示了iPSC平台在复杂基因工程中的优势,能够对已建立的克隆主iPSC细胞系进行进一步工程化[35][36] - 公司认为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双抗原靶向将是关键策略,FT576被视为该领域的最终候选产品[52][12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COVID-19大流行减缓了新临床站点启动和患者入组的节奏,但公司已成功在新站点启动入组[12] - 公司预计未来6-12个月内将有大量数据公布,涉及5种不同产品和近20个研究方案[53] - 公司认为多剂量治疗模式是推动深度和持久反应的最佳策略,而非单次给药[95] - 在实体瘤领域,公司认为结合CD16受体和其他靶向策略(如MICA/MICB)可能是最佳解决方案[10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生产3×10^11个FT538 NK细胞,可填充300多个冷冻保存的即用型药物产品单位[29] - FT538制造活动的潜在产量约为4.5×10^12个NK细胞,相当于约15,000单位剂量(每单位3亿细胞)[29] - FT819的临床设计包括三种剂量递增治疗方案:单次给药(从9000万细胞开始)、单次给药加IL-2支持、三次分次给药(每次从3000万细胞开始)[3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FT538和FT57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策略 - FT538将评估与DARZALEX联合使用的潜力,但公司认为双抗原靶向是关键,FT576是主要候选产品[51][52] - 公司计划在AML中评估FT538单药治疗,并对其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潜力持乐观态度[51] 关于FT596的数据更新和招募 - 公司不会逐例公布患者数据,将在有意义的剂量队列完成后通过医学会议或投资者活动公布[53] - FT596已进展到与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的剂量递增阶段[53] 关于FT596在CAR-T耐药患者中的潜力 - 当前方案允许在第一治疗周期结束后与FDA讨论重新给药[57] - 公司认为FT596由于双抗原靶向潜力,可能在难治性患者中具有独特优势[59] 关于与Janssen合作的进展 - 合作已取得良好进展,包括临床前开发和CMC扩展计划[63][64] - Janssen已贡献针对一个血液恶性肿瘤靶点和一个实体瘤靶点的专有抗原结合域[42] 关于CD16受体与IgG竞争的风险 - CD16与抗体的解离常数为10^-6,需要交联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血清IgG水平不会干扰CD16生物学[66] - 15%的人群自然携带高亲和力CD16受体,这些患者在接受单抗治疗时往往表现更好[68] 关于FT538的制造成本 - 由于工程化在克隆主细胞系层面完成,FT538的制造成本与未工程化的FT500没有显著差异[72] 关于FT819的分次给药设计 - 分次给药设计基于自体CAR-T细胞的经验,可能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78][79] - 该设计允许精细调整个体日剂量,以优化安全性和疗效[81] 关于FT596患者的重新给药 - 公司未确认是否已重新给药部分缓解患者,但表示支持在认为有益时与FDA讨论重新给药[83] 关于Baylor合作的自免疫防御受体技术 - 该技术可选择性地清除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同时保留保护性T细胞[90] - 公司认为长期来看,重度预处理患者不是理想方向,该技术可能有助于实现长期持久植入[88][89] 关于FT596的持久性 - 公司认为多剂量治疗模式优于单次给药长期持久性策略[95] - 30百万细胞剂量较低,公司期待在更高剂量和与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时看到更好效果[123] 关于FT516与avelumab的进展 - 研究已开放,预计第三季度治疗首例患者[105] - 公司计划在获得avelumab数据后再扩展到其他单抗[105] 关于FT819的剂量范围和患者选择 - 单药治疗从9000万细胞开始,可递增至3亿细胞,分次给药从3000万细胞开始[107] - 研究不排除既往接受过CD19靶向治疗的患者,但会根据学习调整入组标准[107] 关于FT819的T细胞亚群和IL-2影响 - 产品主要为αβ 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与原发性CAR-T细胞相似[110] - 低剂量IL-2历史上对调节性T细胞影响不大,但公司正在密切监测[112] 关于FT596剂量递增和患者选择 - 与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的患者需至少失败过一种利妥昔单抗方案[116] - 公司可能寻求FDA批准并行递增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剂量[119] 关于多重工程对细胞活力和效力的影响 - iPSC平台允许在临床前阶段全面验证工程化效果,确保产品一致性[121][122] 关于未来合作机会 - iPSC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公司对Janssen合作满意,但对其他合作持开放态度[129] - 合作机会不仅限于癌症免疫治疗领域[129] 关于FT57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定位 - BCMA可能不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最终靶点,但双抗原靶向对实现治愈至关重要[127][128] - FT576被视为当前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主要候选产品[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