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ltraRAG 2.0
icon
搜索文档
首个基于MCP 的 RAG 框架:UltraRAG 2.0用几十行代码实现高性能RAG, 拒绝冗长工程实现
AI前线· 2025-08-29 08:25
UltraRAG 2.0 技术架构创新 - 基于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架构设计,通过组件化封装将 RAG 核心功能标准化为独立 MCP Server,支持函数级 Tool 接口灵活调用与扩展 [2][3][24] - 采用 Client-Server 架构实现模块间无缝复用,新模块可通过"热插拔"方式接入,避免对全局代码的侵入式修改 [23][24] - 原生支持多结构 Pipeline 流程控制(串行/循环/条件分支),所有控制逻辑通过 YAML 配置实现,大幅降低工程复杂度 [26] 开发效率提升表现 - 实现经典多轮检索方法 IRCoT 仅需约 50 行代码,较官方近 900 行实现减少 94% 代码量,较标杆框架 FlashRAG 的 110 行减少 55% 代码量 [6][8] - 其中约 50% 代码为 YAML 伪代码,显著降低开发门槛与实现成本 [6] - 构建具备动态检索、条件判断和多轮交互的多阶段推理系统仅需不到 100 行代码 [12] 系统性能验证 - 在复杂多跳问题上相较 Vanilla RAG 性能提升约 12% [14] - 内置 17 个主流 benchmark 任务与多种高质量 baseline,提供统一评测体系与知识库支持 [26] - 支持智能客服、教育辅导、医疗问答等典型应用场景,输出更可靠的知识增强答案 [22] 生态资源支持 - 提供完整开源生态:GitHub 项目仓库、Hugging Face 开源数据集、项目主页及详细教程文档 [3][29] - 支持研究者快速适配新模型算法,保持系统稳定性与一致性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