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 Battery

搜索文档
创新模块化开启储能产业发展新时代白皮书
沙利文· 2025-06-10 2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全球能源向可再生方向转型,太阳能光伏和储能行业发展迅速,其中全模块化储能解决方案凭借其优势在住宅和工商业场景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引领储能行业进入新时代 [16][21][8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章 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概述 - 全球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重要性:应对气候变化使可再生能源成国际优先事项,技术进步推动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019 - 2029E 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装机容量占比持续上升 [16] - 太阳能光伏行业现状及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作用:2019 - 2023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CAGR 为 6.1%,2024 - 2029E 预计达 11.5%,太阳能光伏是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2024 - 2029E 预计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 36.3% [21] - 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和市场规模:2019 - 2023 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 CAGR 为 11.4%,2024 - 2029E 预计达 14.8%,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增长更快,2024 - 2029E 预计达 5,365GW [25] - 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驱动因素:包括双碳目标、ESG、能源安全、技术改进、电力需求上升、政府激励政策和国际合作等,不同因素在不同时间影响程度不同 [26] 第二章 全球储能系统市场概述 - 储能系统定义和分类:储能系统可按技术分为机械、电磁、电化学、热和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占主导,其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电池制造和系统集成、下游应用场景 [36][37][38] - 分布式储能系统应用:电化学储能系统分集中式和分布式,分布式用于商业和家庭,可削峰填谷、节省电费,全球存在电力供应问题,凸显储能重要性 [42] - 集成分布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市场发展历程:早期太阳能光伏与分布式储能集成解决太阳能不稳定问题,当前集成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市场快速增长,未来配备充电模块和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将成趋势 [46][47] - 储能系统市场规模:2019 - 2023 全球储能系统年出货量 CAGR 为 102.2%,2029E 预计达 793.0GWh,家庭和工商业储能出货量均增长,不同地区市场规模也在扩大 [51][55][58] - 全球储能系统市场驱动因素: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各国有利政策、价格和成本持续降低、能源和能源价格稳定等 [62] - 全球储能系统市场发展趋势:分布式储能和集成解决方案发展,安全性能提升,应用人工智能,大容量电池发展,价格和成本持续降低 [68][70][72] 第三章 全球全模块化储能解决方案市场发展 - 全模块化储能系统定义和分类:是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升级储能解决方案,分一体式和分体式,实现电池组级管理和堆叠设计,优化控制精度和运维 [84][92][96] - 传统非模块化储能解决方案挑战:存在应用场景有限、容量设计刚性、安装和维护复杂、安全性低、效率低等问题 [97][101][106] - 主要全模块化储能解决方案:用于住宅和工商业场景,工商业主要是分体式,具有多种优势 [112] - 全模块化储能解决方案优势:安装简单、节省空间、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强、可靠性高、效率高,采用直流耦合架构 [117] - 全模块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工商业全模块化储能系统 2029E 预计出货量达 36.8GWh,住宅全模块化储能系统 2019 - 2023 出货量增长,2024 - 2029E 预计 CAGR 为 30.4% [124][129] 第四章 全球全模块化储能市场:竞争与案例研究 - 全球全模块化储能系统供应商概述:全球市场主要由中国制造商主导,Sigenergy 将全模块化设计拓展到工商业场景 [135] - 典型案例分析 - Sigenergy 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开发家庭和商业能源解决方案,产品包括 5 合 1 储能系统等,具有模块化设计、集成 AI 等优势,在住宅和工商业能源解决方案上有突出表现和优势 [141][142][154]
7位院士领衔!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详版日程发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02 11:05
大会概况 - 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将于2025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 [1] - 大会设1个主论坛和7个分会,涵盖先进储能材料、AI及大模型在储能电池领域应用、钠电储能、液流电池、长时储能、短时高频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热点领域 [1][3] - 7位院士领衔,60余位高校院所专家参与,共同探讨储能领域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1][2][4] 大会亮点 - 院士阵容强大:7位院士领衔,包括杨裕生、彭苏萍、孙世刚、赵天寿、舒印彪等顶尖专家 [2][7][8] - 技术覆盖全面:涵盖储能材料、AI应用、钠电、液流电池、氢能等多个技术路线 [3][10][15][16][20] - 产学研结合: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5] 主论坛内容 - 主题演讲涵盖氢气储能转化、氢能源发展战略、长时储能技术、液流电池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前沿话题 [8][9] - 演讲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彭苏萍,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赵天寿等权威专家 [8][9] 分会场技术焦点 先进储能材料 - 聚焦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新型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材料、固态电池电解质等技术 [10] - 演讲嘉宾包括天津大学杨全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彦、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等 [10] AI及大模型应用 - 探讨AI在固态锂电池材料基因探索、电池数智化管控、多尺度建模等领域的应用 [11][13] - 宁德时代CTO龚嘉栋将分享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材料创新 [13] 钠电储能 - 讨论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产业化节奏、关键材料与界面化学等 [15] - 北京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将分享钠电产业化进展 [15] 液流电池 - 聚焦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 [16]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将介绍液流电池技术进展 [16] 长时储能 - 涵盖高温热储能、氢能创新、压缩空气储能、熔盐储热等技术 [19] - 北京大学杨荣贵将分享双碳战略下的高温热储能技术 [19] 氢能与燃料电池 - 讨论氢能交通发展、SOFC电池性能、电解制氢技术等 [20] - 国家电投氢能科技首席技术官柴茂荣将分析氢能交通未来 [20] 同期活动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同期举行,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800+企业参展 [23] - 预计发布500+新品,吸引专业观众超20万人次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