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AI APP

搜索文档
“AIGC从工具到生态的破局之路”
观察者网· 2025-08-12 03:1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核心定位为"创意平权",主张AI工具应服务于人类创意表达而非取代人类创作[1] - 采用"工具+社区"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恒星工坊"AI创作工具集与"创意广场"用户社区形成闭环生态[3] - 推行"先C端培育再B端爆发"的推广路径,C端聚焦个人创作者,B端瞄准影视公司、广告商等机构客户[6] 产品技术特性 - AI视频生成支持文生视频、图帧视频等模式,提供风格选择(赛博朋克/卡通动漫)、时长调节(5秒-30秒)、画幅比例(16:9/9:16)及"想象力"参数(0%-100%自由度)等定制功能[3] - 影视行业专用模型通过分析数千部影片数据,实现导演思维理解(如悬疑片自动匹配快剪辑/低饱和色调/急促音效)[5] - 正在测试的B端"AI Agent"可实现全流程影视创作,输入需求即可自动生成剧本、分镜、视频及后期剪辑[6] 商业化进展 - C端采用付费下载模式,用户付费后获得内容产权但需标注"AI生成"[6] - B端已承接国家级项目如《和平力量》纪录片,定制化服务将成为重要收入来源[6] - 未来规划涵盖内容变现生态,包括社区反馈、电商广告等模式,目标培育AI时代内容创业者[7] 行业影响与愿景 - 公司认为AI将重构影视行业,类比胶片到数码的技术迭代持续降低创作门槛[7] - 建立三重内容防护机制(审核系统/敏感词拦截/人工校验)应对AI幻觉与伦理问题[7] - 长期目标打造从创作到分发的完整生态,强调"技术承载情感"的人文价值[7]
对话恒星AI张伟:AIGC从工具到生态的破局之路
观察者网· 2025-08-12 02:56
公司产品定位与核心功能 - 公司专注于让普通人通过AI完成影视级短视频创作 实现"创意平权"理念 强调AI是工具而非人类替代品 最终作品灵魂由人类决定 [1] - 产品采用"工具+社区"双模块架构:上侧"恒星工坊"包含AI影视、AI音乐、AI视频、AI会话四大创作模块 下侧"创意广场"为用户作品展示与交流社区 [1] 技术实现与产品特性 - AI视频生成支持文生视频、图帧视频模式 用户可自定义风格(赛博朋克/卡通动漫等)、时长(5秒至30秒 即将支持1分钟)、画幅比例(16:9/9:16等)及想象力参数(0%忠于原文至100%自由发挥) [2] - 通过优化语言模型理解模糊需求 例如输入"温暖的家庭聚餐"会自动匹配暖色调与近景构图 降低用户对专业镜头语言的理解门槛 [2] - 社区功能支持作品上传与"一键同款"参数复用 既作为灵感池也作为学习场 未来将上线数字人功能支持创建数字分身互动 [2] - 核心技术路径聚焦影视行业应用模型 通过大模型团队与内容团队协同训练 使AI理解导演思维(人物关系/情节节奏/风格化表达) 例如输入悬疑片追逐戏会自动匹配快剪辑、低饱和色调与急促音效 [3] 商业模式与市场策略 - 推广路径采用"先C端培育 再B端爆发"策略:C端面向个人创作者 支持内容下载与全网发布 付费后产权归用户所有但需标注AI生成 [4] - B端为核心重点 测试中的AI Agent可实现全流程影视创作(输入需求自动生成剧本/分镜/视频/后期剪辑) 预计3个月后大规模上线 目标客户包括影视公司、广告商、动漫工作室等 [4] - 已承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的重大项目(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纪录片《和平力量》) 定制化服务成为B端重要收入来源 [4][5]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认为AI将重构影视行业 通过降低创作门槛实现技术民主化(例如大山里的孩子或无经验者均可表达故事) 类比从胶片到数码、专业摄像机到智能手机的技术迭代 [6] - 建立三重防护机制应对AI幻觉与伦理问题:内容审核系统、敏感词拦截、人工二次校验 [6] - 长期规划构建从创作到分发的完整生态 通过社区反馈与电商/广告模式帮助用户变现 目标培育AI时代内容创业者 类比淘宝与电商创业者关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