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xchanges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8月底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46.6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47%
智通财经· 2025-09-04 09:49
香港证券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5年8月底达46.6万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31.8万亿港元大幅上升47% [1] - 2025年8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791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955亿港元激增192% [1] - 2025年首八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8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068亿港元显著增长132% [1] 首次公开招股与集资金额 - 2025年首八个月新上市公司达59家 较去年同期43家增加37% [1] - 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达1,345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98亿港元飙升579% [1] - 首八个月总集资金额为3,68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873亿港元大幅增长322% [1] 衍生权证与牛熊证交易 - 首八个月衍生权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75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47亿港元上升60% [1] - 牛熊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96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56亿港元增长71% [1] 交易所买卖产品表现 - 首八个月交易所买卖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3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19亿港元大幅上升183% [1] - 杠杆及反向产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23亿港元增长61% [1] 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量 - 首八个月期货及期权平均每日成交量为1,660,900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1,473,911张上升13% [2] - 股票期权平均每日成交量为863,627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670,560张增长29% [2] - 股票期货平均每日成交量为8,550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7,806张上升10% [2] 人民币货币期货与创新高记录 - 首八个月人民币货币期货平均每日成交量为112,121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86,010张上升30% [2] - 2025年8月12日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成交量创372,095张合约历史新高 [2] - 2025年8月29日每周股票期权成交量创237,061张合约历史新高 [2]
Nasdaq Proposes Changes to its Listing Standards
Globenewswire· 2025-09-03 23:30
纳斯达克上市标准增强方案核心内容 - 纳斯达克提出针对首次及持续上市标准的全面增强方案 旨在强化资本形成能力的同时保障投资者权益和市场完整性 [1] - 新标准重点提升最低公众流通股规模及首次公开募股融资额要求 并针对未达持续上市标准的企业实施更严格的停牌和退市程序 [1][2] 具体规则调整要点 - 针对主要运营地位于中国的企业重新引入最低募资额要求 延续2020年对"限制性市场"设定的2500万美元标准 [3][6] - 新增1500万美元最低公众流通股市值要求 适用于依据净利润标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 [7] - 对上市证券市值低于500万美元且存在上市缺陷的企业启动加速停牌及退市流程 [7] - 为已处于上市流程的企业提供30天过渡期 新规将在SEC批准后60天生效 [5] 历史规则演变背景 - 2019年调整流动性计算规则 排除限制性持股并要求半数整手股东持有至少2500美元非限制性证券 [13] - 2022年加强对小型IPO的审查 确保承销商以提供充足流动性的方式配售股份 [13] - 2021年实施反向股票拆分限制 2023年增加相关信息披露要求 2024年缩短因反向拆分导致上市缺陷的补救时间 [13] - 2025年将股价低于1美元的允许交易期缩短至360天 并禁止近一年内进行反向拆分的企业申请新的合规期 [13] 监管协作与市场定位 - 纳斯达克持续向SEC和FINRA提交涉嫌操纵市场的交易案例 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以维持美国市场高标准 [4] - 回应SEC关于外国公司报告义务的征询 强调在吸引外资企业与保护投资者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10] - 新规延续纳斯达克在改善流动性、收紧合规时间表和遏制滥用市场行为方面的监管领导力 [6][13]
Euronext announces share repurchase programme as part of its long-term incentive plan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9-03 17:00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宣布回购101,000股自有股份作为长期激励计划的一部分 [1] - 回购计划由独立代理机构在2025年9月4日至10月6日期间执行 [1] - 计划符合2025年5月15日股东大会授予的授权条件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欧洲领先的资本市场基础设施运营商 覆盖从上市、交易、清算、结算到托管的全价值链 [3] - 运营欧洲主要电子固定收益交易市场MTS和欧洲电力市场Nord Pool [3] - 通过子公司提供清算结算服务 业务覆盖丹麦、意大利、挪威和葡萄牙 [3] 市场地位与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 在7个国家运营受监管交易所 拥有近1,800家上市公司 [4] - 总市值达6.3万亿欧元 包含强大的蓝筹股业务和全球最大的债务及基金上市中心 [4] - 处理欧洲25%的公开权益类交易 客户群涵盖国内外多元化客户 [4] - 产品范围包括股票、外汇、ETF、债券、衍生品、大宗商品和指数 [4]
ASX (ASXF.Y)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2 04:00
ASX公司2025年CEO Connect会议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公司为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 业务涵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 但拥有全球客户基础[1] * 公司运营四个核心业务板块 包括上市和现金股票业务 市场业务(衍生品) 技术和数据业务(数据及数据中心服务) 证券和支付业务(交易后服务)[1] * 公司处于金融服务业 运营关键市场基础设施 是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的核心[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运营收入达11.1亿澳元 同比增长7%[2] * 基础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7.5% 主要受净利息收入增长推动[2] * 法定利润增长6%[2] * EBITDA利润率上升70个基点至62.8%[3] * 基础股本回报率(ROE)上升60个基点至13.6%[3] * 宣布完全免税最终股息为每股112.01澳元 派息率为基础NPAT的85%[3] * 总股息达到每股223.03澳元 增长7.4%[3] 战略重点和转型计划 * 公司正处于五年转型旅程中 重点提升技术现代化和运营管理框架[3] * ACCELERATE计划是关键举措 旨在优先处理和提高运营风险管理和弹性工作的速度[4] * 该计划注重能力和文化建设 包括提升领导能力 风险文化 跨组织变革能力以及劳动力战略和规划[4] * 转型需要重新设定资本管理设置以支持组织所需的投资[4] * 公司积极应用从其他金融机构(国内和海外)学到的经验教训[5] 技术现代化进展 * 正在按技术现代化路线图交付成果[6] * CHESS替代项目正在进行中 行业测试(release one)持续进行[6][7] * 目标在本财年第四季度上线release one[7] * 已向批准市场运营商(AMOs)交付完成剩余测试活动所需的代码[7] 监管审查和运营事件 *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于6月中旬宣布开始对ASX进行合规评估和调查[7] * 调查范围广泛 涉及ASX集团的治理 能力和风险管理框架与实践[7] * 专家小组预计在2026年3月底前向ASIC提交报告[8] * TPG Telecom事件是一个错误 ASX错误地将TPG的股票代码与另一家公司的市场公告交叉引用[9] * 公司已承认错误并向TPG Telecom道歉 正在审查该事件以确保学习和改进[9] 市场竞争态势 * 上市业务近期有所改善 复苏条件持续 有良好的公司上市渠道[13] * 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成功运营 与本地 区域和全球上市市场竞争 也与私人市场竞争[14][15] * Cboe Australia是现有竞争对手 已在澳大利亚现金股票市场交易竞争约12年 并在ETF上市领域竞争很长时间[16] * Cboe Australia现在打算增加公司上市业务 但这不会显著改变竞争格局[16][17] 数据业务和增长机会 * 数据丰富的环境 独特数据需求预计成为中期收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10][20] * AI已经是ASX数据需求的重要驱动力 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地使用AI能力(如交易策略)[19] * 正在更新商业模型以反映不同类型的使用[19] * 内部探索使用AI工具处理ASX数据[19] * 新推出的债务市场活动产品提供回购 银行票据 公司和政府债券等数据 这些数据以前在澳大利亚市场不可用[21][22] * Austraclear平台拥有宝贵的固定收益数据 ASX是澳大利亚固定收益市场的重要提供商 拥有世界第四大利率市场[20] 品牌和沟通 * 品牌更新过程已进行约四年 主要目的是确保在所有数字平台上有效互动[23] * 更新包括配色方案 X标志的使用和新标志 旨在改善数字时代的沟通[23][24] 宏观因素和定位 * 拥有显著的结构性顺风 宏观因素将推动长期增长[10] * 良好定位以受益于澳大利亚资本基础的规模和持续增长 支持资本形成并推动市场活动[10] * 将继续支持可持续性 包括能源转型 作为在金融市场中的关键角色[10] * 有中期财务目标 由收入增长机会和持续关注费用管理驱动[1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业务多元化 四个业务线在不同市场周期中提供了弹性的财务表现[1] * 调查需要组织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 已在8月初宣布其财务影响[8] * 公司高度重视ASIC的调查并全力配合[8] * 尽管面临挑战 ASX拥有显著优势 包括关键市场基础设施 高质量业务组合和多元收入流[10]
港交所(00388)优化按金抵押品安排 非现金抵押品融通费用将降至0.25%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0:37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优化证券及衍生产品结算所抵押品安排 旨在提升市场效率并降低参与者成本 [1][2] 抵押品利息计算调整 - 现金抵押品利息支付改为按日计算 采用隔夜参考利率减去手续费的方式 [1] - 非现金抵押品融通费用从每年0.5%下调至0.25% [1] - 新计算方式适用于中央结算 期货结算和期权结算三家结算机构 [1] - 新政策涵盖所有获接纳为抵押品的货币种类 [1] 手续费实施时间表 - 2025年10月至2026年12月手续费设定为0.8% [1] - 此后每年下调10个基点 2028年底降至0.5% [1] - 整体安排于2025年10月2日正式生效 [1] 市场影响与战略意义 - 新安排提升抵押品使用效率 便利交易策略执行和投资风险管理 [2] - 结合近期提高股票期权及指数衍生产品持仓限额措施 增加已结算仓位限额 [2] - 提升持仓资本效率 巩固香港作为风险管理中心的领先地位 [2]
香港交易所(00388.HK):交易高活跃支撑费类收入表现、投资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8-21 19:30
核心财务表现 - 2Q25总收入同比+33%环比+5%至72.2亿港币 上半年总收入同比+33%至140.8亿港币 [1] - 2Q25主营费类收入同比+31%环比+1%至55.4亿港币 符合预期 [1] - 2Q25盈利同比+41%环比+9%至44.4亿港币 超出预期 主因汇兑收益同比多增1.4亿港币及杂项收益超预期 [1] - 上半年盈利同比+39%至85.2亿港币 [1] 交易及结算业务 - 2Q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40%环比-5% [1] - 现货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65%环比-4% 对应ADT同比+95%环比-2%至2377亿港币 [1] - 南下ADT同比+154%环比+2%至1120亿港币 占港股23.5% [1] - 北上ADT同比+19%环比-21%至1518亿元 占A股6.6% [1] - 衍生品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1%环比-14% 个股期权ADV同比+3%环比-20%至77.1万张 股指衍生品ADV同比-6%环比-15%至77.4万张 [1] - 商品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3%环比+2% LME ADV同比+1%环比+5%至77.8万张 [1] 上市业务 - 2Q完成IPO 27家 融资额907.5亿港币 同比+960%环比+386% [1] - 截至7月末处理中上市申请207家 已获批待上市9家 [1] 投资收益表现 - 2Q总投资收益同比+31%环比+16%至16.8亿港币 [2] - 剔除非经常性汇兑收益后 投资收益同比+17%环比+6% [2] - 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收益同比+25%环比+24%至10.1亿港币 [2] - 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平均规模同环比均+17% [2] - 公司自有资金收益(剔除汇兑损益)同比+6%环比-19%至3.9亿港币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5e/26e盈利预测7.3%/4.0%至165/173亿港元 [2] - 公司交易于33x/32x 25e/26e P/E [2] - 上调目标价8%至500港币 对应38x/37x 25e/26e P/E及15.3%上行空间 [2]
打好国际金融中心“人才牌”,第十四届“沪上金融家”评选启动媒体评审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2:41
评选活动概况 - 第十四届沪上金融家评选于8月20日启动媒体评审 50家主流及专业媒体参与投票 [1] - 设立三大奖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年度人物 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 沪上金融行业创新人物 [1] - 参评者须来自持牌金融机构且全职在上海工作不少于2年 [1] 评选标准与导向 - 强调培育长期耐心资本 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1] - 鼓励展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体现新时代金融人才担当 [1] - 评选标准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求相契合 呼应2024年新修订条例中金融人才环境建设专章要求 [1] 参选人员特征 - 近百名金融英才参选 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交易所/金融租赁等传统领域 [1] - 新兴业态代表积极参与 包括绿色金融与金融信息等领域 [1] - 候选人具备国际化背景 含外籍专业人士及具境外工作经验者 深耕一带一路/自贸区金融服务/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1] - 候选人创新实践活跃 重点投入长期资本培育与金融开放实践 [1] 评选机制 - 采用自主报名与推举委员会提名双渠道 [2] - 结合媒体评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三重机制 [2] - 最终结果将于2025年9月公布 [2]
打好国际金融中心“人才牌” 第十四届“沪上金融家”吸引近百名金融英才参选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07:20
评选活动概况 - 第十四届沪上金融家评选于8月20日启动媒体评审环节 吸引近百名金融英才参选 [1][2] - 评选设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年度人物 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 沪上金融行业创新人物三类奖项 [1] - 参评者须来自持牌金融机构且全职在上海工作满2年 [1] 评选标准与导向 - 主办方鼓励在培育长期耐心资本 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等领域有探索的拔尖人才参选 [1] - 强调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展示新时代金融人才担当 [1] 参选人员特征 - 候选人覆盖银行 证券 保险 信托 期货 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 交易所 金融租赁等传统领域 [2] - 绿色金融 金融信息等新兴业态代表积极参与 [2] - 外籍金融专业人士及具境外工作经验者占比显著 专注一带一路 自贸区金融服务 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2] - 候选人普遍投身长期耐心资本培育 金融高水平开放等前沿实践 [2] 评选机制与影响 - 采用自主报名 推举委员会提名 结合媒体评审 网络投票 专家评审的多元评选机制 [2] - 评选结果将于2025年9月正式公布 [2] - 过往十三届累计评选超过两百位金融人才 显著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 [2] 政策支持背景 - 2024年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增设金融人才环境建设专章 [1] - 政策强调完善市场化金融人才培养集聚 评价激励 服务保障机制 匹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求 [1]
研报掘金丨中金:Q2盈利胜预期,调高港交所目标价至500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8-21 05:37
业绩表现 - 港交所第二季盈利胜预期 [1] - 中金调高公司今年纯利预测7%至16519百万港元 [1] - 中金调高公司明年纯利预测4.04%至17268百万港元 [1] 市场交易 - 港股交投持续活跃 [1] - 现货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预测调高12%至2351亿港元 [1] - 明年现货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预测上调6%至2560亿港元 [1] 估值与评级 - 目标价调高8%至500港元 [1] - 对应今明两年预测市盈率38倍及37倍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港交所_2025 年第二季度回顾_上调周期持续;买入-Hong Kong Exchanges (0388.HK)_ 2Q25 Review_ Upward revision cycle continues; Buy
2025-08-21 04:44
香港交易所 (0388 HK)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回顾: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香港交易所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0388 HK) [1] * 香港金融市场及交易所行业 [1][2][24] 核心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盈利超出预期 主要受高于预期的投资收入推动 [1] * 剔除投资收入后的核心利润符合预期 同比下降2% 但受现金日均成交额近翻倍推动 同比强劲增长约40% [1] * 基于第二季度业绩和近期成交量趋势 将2025至2027财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3% +1% +2% [1]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三阶段DDM模型的目标价上调2%至509港元 意味着15%的潜在上行空间 [1] * 尽管年初至今股价已上涨约50% 表现优于恒生指数约25个百分点 但股票交易于约35倍的中周期市盈率水平 [1] * 市场市值达5594亿港元 717亿美元 [4] * 三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额为26亿港元 3361亿美元 [4] * 预计2025至2027财年每股盈利分别为1239港元 1263港元 1341港元 [4] * 预计2025至2027财年市盈率分别为356倍 349倍 329倍 [4] * 预计2025至2027财年市净率分别为99倍 95倍 74倍 [4] * 预计2025至2027财年股本回报率分别为284% 277% 251% [4] * 预计2025至2027财年股息分别为1108港元 1136港元 1207港元 [4] 市场结构增强举措 * 最小报价单位缩减计划已于本月启动第一阶段 涉及约300只股票 贡献总日均成交额约30% 其最小报价单位和买卖价差缩减一半 [2] * 管理层表示这些股票的价差收窄约22% 导致执行成本更好 更低 [2] * 与首100只股票相比 这300只股票本月内的日均成交额增长约25% [2] * 预计2026年年中启动第二阶段 涉及此篮子中剩余股票 其贡献近总日均成交额的一半 价差预计缩减约50% [2] * 每周到期期权覆盖股票数量从推出时的10只扩大至11只 这11只股票贡献股票期权总日均成交额的约21% [2] * 这些产品获得大量关注 尤其是零售参与者 日内保证金设置增强正在推进中 [2] * 基于市场兴趣 管理层相信每周到期期权设置未来可扩展至更多股票 [18] * 中期而言 到2028年 Orion衍生品平台将有助于延长交易时间 进而推高成交量 [18] * 人民币柜台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向南下投资者开放 这自2023年在香港推出后一直在推进 可能降低南下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18] 投资收入与核心盈利前景 * 管理层提示投资收入前景较弱 原因是香港银行同业拆息降低以及为购买总部大楼而减持外部投资组合 [18] * 预测已纳入这些即将发生的变化 因此在业绩超预期后上调了投资收入预测 [18] * 尽管如此 预计2025至2026财年投资收入将同比下降约17% 11% [18] * 更重要的是 预计下半年投资收入约为11亿港元 而上半年约为30亿港元 [18] * 预计2026年上半年至下半年将适度恢复至约18亿港元的运行率 因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平均值滞后上升 定期存款组合期限约为6个月 [18] * 尽管如此 预计强劲的盈利增长轨迹将在2025年下半年剔除投资收入后得以维持 核心每股盈利同比增长约34% 而2025年上半年为54% [18] * 预计剔除投资收入后 三年远期每股盈利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8% [21] 成交量与业务细分预测 * 预计2025至2027年本地市场日均成交额 不包括南下交易 分别为1800亿港元 1790亿港元 1860亿港元 [18] * 预计2025至2027年本地市场日均成交额 包括南下交易 分别为2410亿港元 2580亿港元 2810亿港元 [18] * 预计2025至2027年北向日均成交额 双边计算 分别为1931亿人民币 2259亿人民币 2528亿人民币 [18] * 预计2025至2027年南向日均成交额 双边计算 分别为1233亿港元 1585亿港元 1904亿港元 [18] * 预计2025至2027年香港交易所衍生品日均合约量 千份合约 分别为1605 1643 1786 [18] * 预计2025至2027年伦敦金属交易所日均合约量 千份合约 分别为693 722 756 [18] * 预计2025至2027年总收入分别为26658亿港元 27408亿港元 29117亿港元 [14] * 预计2025至2027年投资及其他收入分别为4183亿港元 3714亿港元 3774亿港元 [14] 投资论点与风险 * 香港交易所是香港唯一的证券及衍生品交易所 也是其结算所的独家运营者 连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与世界 [24] * 买入评级基于:更多美国存托凭证交易 A+H公司上市和南向买入的强效组合应继续推动中期日均成交额上升 假设所有中国美国存托凭证公司将其市值转移至香港 表明日均成交额有约30%的潜在上行空间 [24] * 尽管利率下降降低了投资收入 但实际利率下降可能推高日均成交额增长 因固定收益吸引力下降 [24] * 集团正致力于降低买卖价差以减少隐性交易成本 政策制定者已要求集团降低最低交易规模 以进一步提高流动性和交易效率 [24] * 政策支持 从批准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到降低南下投资者的股息税 这些正在讨论中但尚未最终确定 可能是积极因素 [24] * 交易所计划为指数期权引入更多到期日 这可能推高指数期权成交量 股票交易于其中周期市盈率附近 [24] * 下行风险包括:与境内资本市场竞争加剧 现金市场换手率降低 中国境内费用降低带来的费用压力 以及中国持续的通货紧缩环境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客户总资产预计从2024年的21457亿港元增长至2027年的28488亿港元 [10] * 保证金资金预计从2024年的18745亿港元增长至2027年的25624亿港元 [10] * 总收入增长预计从2024年的91%加速至2025年的191% 随后在2026年放缓至28% 2027年回升至62% [11] * 每股盈利增长预计从2024年的101%加速至2025年的200% 随后在2026年放缓至19% 2027年回升至62% [11] * 税后利润率预计稳定在58%左右 [11] * 年初至今绝对回报率为164% 六个月回报率为347% 十二个月回报率为902% [13] * 相对于恒生指数的表现 三个月为95个百分点 六个月为208个百分点 十二个月为323个百分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