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state Battery Technology

搜索文档
坚定看好固态电池产业趋势
2025-08-31 16:21
**行业与公司** 纪要涉及锂电行业 特别是固态电池产业链 涵盖材料 设备及电芯制造环节 提及公司包括先导智能 上海洗霸 有研新材 天赐材料 华胜锂电 夏普能 博元股份 海辰药业 当升科技 容百科技 德方纳米 龙蟠科技 天铁股份 英联股份 中一科技 宇航精密 航可科技 交城超声 联赢激光 海木星激光等[1][2][3][10][11][13][14][15][20][21][23][25][26][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固态电池发展前景与催化因素** - 固态电池工艺路线明确 下游头部企业已确定技术路径[3] - 国家提供60亿元补贴 可能增至70-80亿元 9-11月将对六家企业全固态电池进行抽查测试 考核目标为能量密度400瓦时/千克及循环次数500次以上[6][7][8] - 头部企业计划第四季度建设吉瓦时级全固态中试线 下半年进入订单交付阶段 全固态产线招标将密集发生[9] - 产业化进展超预期 排产良好 设备招标指引积极[6][9] **投资方向与标的选择逻辑** - 材料环节重点关注硫化物电解质(硫化锂成本占比80%) 负极从硅碳转向锂金属/无负极技术 正极需降低体积膨胀率并提高离子导电率[10][12][13][15] - 设备环节价值量显著提升 固态电池整线价值量达5亿元/GWh(液态仅8000万元) 毛利率可达50%[21] - 选股逻辑注重技术增量环节(如干法电极 新型正负极) 头部客户背书及送样进展 规避可能淘汰材料[2][3][11] - 推荐标的包括硫化物领域的上海洗霸 有研新材 夏普能 负极领域的天铁 英联 中一科技 宇航精密 正极领域的当升科技 容百科技 设备领域的先导智能 航可科技等[11][13][15][20][21][25] **锂电行业反内卷与供需改善** - 行业反内卷至关重要 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 新产能扩建受控 供需关系改善将提升盈利空间[5] - 行政化手段(如能耗管控)可能加速行业出清 重点关注单位营收能耗较高的负极和磷酸铁锂环节[17] - 价格传导机制已建立 正极环节(三元与磷酸铁锂)存在涨价需求 潜在弹性显著[18][19] - 环保管控影响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环节 供给端收紧将带来边际改善[19] **其他重要内容** - 后道设备价值量提升 因固态电池需加温加压(压力为液态10倍以上)且化成时间更长 需3-4单位设备(液态仅1单位)[24][25] - 材料与设备共振效应显著 新材料推动设备功能参数变化[23] - 部分公司通过拓展新业务(如半导体 医疗激光)创造增长空间 如交城超声 联赢激光 海木星激光[26][27] - 评估企业市值需统一时间尺度 避免对主题投资用2030年需求评估而对龙头仅用当前数据[4]
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订单
DT新材料· 2025-08-12 16:04
南都电源储能项目 - 公司签署总容量2.8GWh的独立储能项目订单 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固态电池储能应用 [2] - 订单包括深圳1.2GWh项目和汕尾两个各800MWh项目 预计每年可消纳超过1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 [2] - 项目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吸纳能力 并减少约1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2] - 深圳项目主要满足城市对储能系统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的需求 汕尾项目配合海上风电资源保障电网稳定 [2] - 项目采用314Ah半固态电池 使用氧化物固液混合电解质和高熔点聚合物隔膜技术 抑制锂枝晶生长 降低热失控风险 [2] - 这是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在吉瓦时级别储能项目中的商业应用 项目运行将提供数据支持 [2] - 公司自2017年开始研发固态电池 2024年底开发的30Ah全固态电池解决了"固固界面"问题 [2] - 2025年4月发布的783Ah固态电池通过多项技术改进 提升了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2]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 - 大会设有新能源碳材料馆 展示材料包括石墨、活性炭、多孔炭、碳分子筛、硅碳、石墨负极等 [4] - 展示制品包括电极、导电添加剂、碳毡、石墨毡、双极板等 [4] - 展示生产设备包括炭化活化等热工处理设备、气相沉积设备、包覆设备等 [4] - 展示分析仪器包括电化学工作站、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等 [4] 新材料科技服务 - 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等服务 [9] - 具体服务包括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会议演讲、产品展示等 [9] - 投资相关服务包括定制报告、投资融资、需求对接、项目尽调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