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Debt

搜索文档
亚洲经济 - 观点:中国与美国财政政策对比-Asia Economics -The Viewpoint China – Contrasting Its Fiscal Policy with the US
2025-08-27 01:12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报告主要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宏观经济状况 重点对比两国后疫情时代的财政政策及其影响[2][4] * 报告由摩根士丹利亚洲经济团队撰写 涉及中国经济学家团队[6]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政赤字与债务水平 * 新冠疫情后中美两国公共债务占GDP比率均飙升至119%的历史高位(不含疫情期间数据)[9][10][37] *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国2026年财政赤字将扩大至GDP的7.1%(2025年为6.1%) 中国2026年广义财政赤字将扩大至GDP的14%(2025年为13%)[10] * 两国总财政赤字规模将达到5.1万亿美元[10] * 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率已升至历史高位[34][35] 政策支出结构与经济结果差异 * 美国后疫情时代的赤字扩张主要来自经常性赤字(如向家庭转移支付)的扩大 而中国的广义财政赤字继续由资本支出驱动[9][11][14][15] * 美国以经常性赤字为主的财政扩张导致经常账户赤字显著扩大 而中国支持资本支出的财政政策旨在促进制造业出口 推动其经常账户盈余达到14年高点[16][19][20] * 美国核心PCE通胀过去四年持续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而中国GDP平减指数已连续九个季度处于通缩区间[9][21][22][24] * 尽管两国政府债务占GDP比率均大幅上升 但由于支出结构和通胀结果不同 美国私人部门债务占GDP比率下降而中国保持不变 导致中国总债务占GDP比率仍在上升路径上(从2019年的256%升至304%)而美国相对稳定(从264%微升至261%)[23][26][30]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应对 * 通缩环境抑制名义GDP增长(目前为3.9% 低于2019年的7.1%) 削弱企业利润(工业利润占GDP比率从2022年一季度的11.5%降至目前的8.8%)和家庭收入增长(2025年二季度城镇家庭收入增长放缓至4.4%)[32][38][39][43] * 政府预算收入和土地销售收入占GDP比率从疫情前22%下降4.6个百分点至目前的17.4%[38][46][47] * 中国支出组合仍严重偏向资本支出(占比超过四分之三) 尽管近期加快了消费相关宽松措施的推出 但规模不足 自2024年9月政策转向以来 广义赤字扩张2.8个百分点中有2.5个百分点与资本支出相关[49][51][54] * 人口结构恶化趋势将带来额外阻力 意味着潜在增长降低和社会福利负担增加[56] 政策展望与增长模式转变需求 * 中国需要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 包括停止创造新的过剩产能 削减/关闭现有过剩产能 接受较低的实际GDP增长目标 以及通过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来提振国内消费[61][70] * 反内卷努力有助于改善部分行业的定价能力 但可能无法在宏观层面实现再通胀[59] * 政策制定者通过及时降息(如7天逆回购利率)管理实际利率与实际GDP增长之间的差距(r-g) 但对抗债务-通缩循环的斗争因继续依赖投资驱动型增长而变得持久[58][62][63] * 政策制定者固守现有框架 认为投资创造资产而消费增加债务负担 投资是提升生产率增长的关键 且不认为应通过增加结构性社会福利支出来应对周期性下滑[64][66][67] 其他重要内容 * 两国人口年龄中位数相似(约39岁) 意味着人口负担相似[10] * 美国财政政策设置增加了整体政策不确定性 更高的宏观风险溢价意味着美元保持疲软[9][38]
缅甸预算简报,2025年3月
世界银行· 2025-05-14 2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预算简报总结缅甸公共财政发展情况,结合当局新信息和公开资料,补充2024年12月世界银行缅甸经济监测报告,呈现2024/25财年财政状况 [12] - 2024/25财年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5.5%,公共债务约占62%,总支出预算升至GDP的27.4%,总收入预计升至22.2% [17][19][20] - 卫生、教育和社会保护等核心社会服务支出预计仍处低位,通胀调整后支出下降,影响服务提供和弱势群体生活 [20][21][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共财政趋势 总体财政环境 - 2023/24财年财政赤字估计占GDP的5.4%,2024/25财年预计升至5.5%,主要因支出增加,包括招聘新员工、加薪、养老金成本上升及国防等领域支出增加 [17][26] - 2024/25财年公共部门员工薪资和津贴增加,预计工资账单占GDP比例提高0.1个百分点至1.8% [26] 收入 - 2023/24财年总收入估计降至GDP的19.9%,2024/25财年预计升至22.2%,补充预算中2023/24财年收入目标名义上高6%,可能与2024年联盟税法有关 [19][34] - 非税收入是总收入主要来源,2024/25财年占GDP的15.7%,2023/24财年约占三分之二,国有经济企业(包括油气企业)贡献显著,2023/24财年缅甸油气企业天然气出口贸易额超23.6亿美元 [35] 支出 - 总支出预计从2023/24财年占GDP的25%升至2024/25财年的27.4%,主要由经常性支出推动,包括公务员薪资、中小企业发展和国防支出增加 [47] - 2024/25财年公共部门员工薪资和津贴增加,预计工资账单占GDP比例提高0.1个百分点至1.8%,资本支出预计下降0.3个百分点至4% [47] 服务提供 卫生部门 - 2024/25财年卫生部支出预计占GDP的0.6%左右,自2019/20财年以来下降,影响医疗系统韧性和服务质量 [61] - 货币波动和医疗用品进出口挑战导致基本药品价格上涨,使医疗服务对弱势群体更难以负担 [63] - 卫生部预算向资本支出重新分配,但总体支出仍低,限制公共卫生投资,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67] - 通胀导致卫生部实际支出下降,2024/25财年比2019/20财年低46%,降低公共卫生部门提供基本服务的能力 [68] - 公共卫生支出下降增加家庭自付费用,灾难性自付医疗费用在2017 - 2023年间翻倍,有自付医疗费用的家庭比例从81%升至96% [72] 教育部门 - 教育部支出占GDP比例从2019/20财年的2.1%降至约1.6%,低于邻国,反映教育在政府预算中的优先级下降 [77] - 自2021年以来,教育实际支出因通胀大幅下降,2019/20 - 2024/25财年通胀调整后支出下降35% [78] - 2024/25财年预算数据仅反映教育部约46%的总预算,额外拨款可能未体现 [88] - 教育部采取措施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同时分配资源用于基础教育材料、课程审查、教师培训和学校改善支持计划,但学校改善支持计划拨款较2023/24财年减少54.15亿缅元,较2020/21财年减少12% [90] - 近期学校辍学受学校关闭、安全担忧和学习脱节影响,凸显疫情和军事政变带来的挑战 [96] 社会保护部门 - 2019/20 - 2024/25财年社会保护支出下降,社会福利、救济和安置部支出占总支出比例从0.45%降至0.19%,占GDP比例从0.13%降至0.05%,反映财政挑战和政府优先事项转变 [99] - 该部通胀调整后实际支出在2019/20 - 2024/25财年下降66%,削弱满足弱势群体需求的能力 [107] - 获得现金援助和社会保护的人口比例下降,2017 - 2023年获得现金援助的人口比例从8.7%降至5%,获得任何社会保护的人口比例从13.8%降至8.5%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