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ne Drone
icon
搜索文档
无人机“一机多用”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齐鲁晚报· 2025-09-12 14:01
行业发展趋势 - 无人机行业正从"一机一用"向"一机多用"模式演进 由模块化 标准化技术及人工智能 5G通信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推动 [1] - "一机多用"模式显著降低用户采购与运维成本 减少资源闲置浪费 同时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任务灵活性 [1] - 该模式成为无人机产业从专用设备走向通用化 平台化服务的关键路径 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 [1] 应用场景案例 - 公路高边坡巡检系统通过低空+交通数字底座实现自动化巡查与精准建模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并降低维护成本 [2] - 空地车一体化管理通过多源感知融合技术实现无人机与路侧设备协同 精准识别路面病害及突发交通事件 [2] - 低空警务应用利用无人机扩展感知范围 替代人力完成高危任务 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 [2] - 低空水质监测通过无人机搭载高光谱相机构建高效监测体系 解决传统方法覆盖范围有限和时效性不足问题 [3] - 风景区巡查采用云平台+自动化机场模式实现超视距操控和自动周期巡检 弥补人工巡检盲区及安全隐患 [3] 技术挑战 - 恶劣天气下设备稳定性不足 强风暴雨易导致姿态失控 续航骤减及图传中断 部分传感器在雨雪环境中性能衰减明显 [4] - 多模态数据与现有业务系统存在"数据孤岛" 导致视频 影像及地理信息无法自动解析和应急部署 [4] - 无人机最大作业半径10公里 最长飞行时间50分钟 滞空时间受限影响作用发挥 [4] - AI深度识别能力待提升 动态飞行中对车牌识别 安全带使用及事故车辆损伤判定等仍存在技术难点 [4] 解决方案与发展方向 - 通过低空平台 低空AI算法 自动机巢及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优化提升基础设施能力 [6] - 利用通信杆塔 龙门架等设施安装智能机巢实现一机多用 降低基建成本并弥补固定摄像头监测死角 [6] - 数字底座统一调度无人机及周边设备 形成"巡检—分析—处置"闭环管理以提升效率 [6] - 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研发延长飞行时长技术 并通过多机协同接力巡航机制实现体系化持续存在 [6] - 构建AI识别共享知识库 结合北斗导航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自动比对 提高深度识别可操作性 [7] - 无人机将与5G-A/6G通信 AI大模型及物联网深度融合 进化成智慧城市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网络的关键节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