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Assistance

搜索文档
就业服务“不断线” 多所高校开启就业帮扶“全程陪跑”模式
中国青年报· 2025-08-10 02:55
高校就业服务创新模式 - 云南省玉溪市青花街成为玉溪师范学院毕业生创业聚集地,2020年10月开街后吸引大量年轻人,被认定为云南省级创业街区,孵化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如"瓦猫大人"品牌[1] - 玉溪师范学院联合人社部门构建就业创业服务聚合体,提供岗位对接、创业孵化、技能培训等服务,并设立"职享咖啡角"和夜间招聘专区,利用"夜经济"提升服务效率[1] - 教育部要求高校落实就业服务"不断线",包括政策落实、岗位开发、跟踪帮扶和数据审核四方面,玉溪师范学院"离校不离心"模式成为全国典型[2] 精准就业帮扶机制 - 江西科技学院对2025届困难毕业生实施精准画像,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帮扶台账,通过二级学院院长、辅导员等多渠道摸排[3] -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每位学生推荐至少3个适配岗位,建立岗位分享群,通过"工学云"平台精准推送信息[3] - 北京科技大学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每导师最多带3名新生),提供专业发展、生涯规划全程指导,并在学院层面设置专职就业老师[4] 困难群体专项支持 - 黑龙江工商学院针对脱贫、残疾群体实施"333"服务模式(3次政策辅导+3次岗位推荐+3次谈心谈话),并自筹4.86万元为93名困难学生发放求职补贴[4] - 贵州大学为表达能力薄弱本科生开设就业扶持班,提供针对性训练[6] - 江西科技学院通过"校友圆桌派"开展AI应用、面试技巧等培训,浙江师范大学设立职业发展工作室,提供公众号、云课堂、直播间等7类服务[7] 基层就业引导政策 - 教育部开展"基层就业卓越奖"评选,甘肃支持1万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每人每月补贴1500元(3年期限)[9] - 河南招用5000名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月薪3500元(2年服务期),内蒙古扩大"三支一扶"招募至3000人,"西部计划"新增1000人[9] - 石河子大学通过校友案例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成功帮助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潘德忠在新疆企业就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