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ina exports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出口追踪:缺乏明确性-China Export Tracker (19)_ Lacking Clarity
2025-09-15 13:1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出口贸易和全球航运物流[1] * 公司未具体提及 但数据来源包括中国交通运输部(MoT)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PortWatch 彭博(Bloomberg) CEIC 和IHS Markit等机构[3][11][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美贸易可能从"试探性低谷"进一步下滑 中国对美集装箱船离港量在9月9日结束的15天内同比收缩31.1% 较一周前的-25.7%进一步恶化[2][13] * 美国从中国海运进口账单在9月3日结束的一周同比下降32.7% 尽管官方延长了贸易休战期 但可能反映了回补效应(payback effect)[2][14] * 美国需求可能正在减弱 劳动力市场数据有所体现 同时为美国市场进行的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转移 在9月开始的航运旺季可能对中国直接对美出口造成压力[2] *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在9月7日结束的一周同比增长7.2% 高于前一周的4.3% 但这可能是所有跟踪指标中唯一改善的指标[3][6] * PortWatch/IMF的集装箱出口量数据在9月5日结束的一周同比下降3.0%[3][10] * 抵达东盟港口的集装箱船数量在9月8日结束的一周同比增长4.8% 较一周前的8.3%有所放缓[3][12] * 全球贸易活动可能保持韧性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g PMIs)出现广泛回升 去年9月的基数效应也可能提供暂时的缓解[3] * 对终端美国需求的担忧可能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和"转运"两种方式 对中国整体出口造成压力 其他国家(如韩国)的出口也出现进一步的"回补"迹象[3] 其他重要内容 * 高频数据在天气事件多发的季节可能带来额外的波动性[3] * 报告包含大量图表数据支持其观点 包括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 集装箱出口量 对美与非美航线集装箱离港量 东盟港口到港量 美国从中国海运进口账单以及中国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等[5][7][15]
中国出口追踪:高基数带来的挑战
2025-08-25 01:4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出口贸易与宏观经济行业[1] * 数据由花旗研究(Citi Research)提供[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美关税的尾部风险可能已基本消除 因关税休战正式延长[2] * 美国需求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这可能导致未来几个月中国对美直接出口的波动性上升[2] * 中国整体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放缓 高基数效应开始显现[1][3] * 8月前三周整体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1% 远低于7月的10.9%[3] * 截至8月17日当周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6% 较前一周的6.8%显著放缓[3][6] * 中国对美国的集装箱船离港量在截至8月20日的15天内同比下降9.4% 较前一周的-12.6%略有改善[2][13] *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海运账单金额保持稳定 约为13亿美元(~US$1.3bn) 但同比下降19.4%[2][14] * 东盟港口的集装箱船抵达量在截至8月20日当周同比增长3.7% 低于前一周的7.6%[3][12]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包含多个高频数据图表 追踪中国出口量、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费指数等指标[5][7][8][10][12][13][14][15] * 报告包含广泛的法律声明、分析师认证和监管信息披露[4][16][17][18][19][20][21]
中国工业:走向全球-2025 年 6 月中国出口细分剖析-China Industrials_ Going global_ breakdown of China‘s exports (June 2025)
2025-07-30 02:32
中国工业行业出口分析报告(2025年6月) 行业概况 * 报告基于UBS Evidence Lab的中国出口监测数据[2] * 覆盖约6000种六位HS编码商品,占中国2024年总出口90%以上[2] * 2025年YTD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8][9] 出口增长亮点行业 * 技术行业:同比增长11%(占总出口21%)[9] * 工业行业:同比增长11%(占13%)[9] * 基础材料:同比增长7%(占11%)[9] * 公用事业:同比增长8%(占5%)[9] * 杂项商品:同比增长57%(占3%)[9] 区域出口表现 高增长地区 * 非洲:同比增长38%(6月)[4][16] * 东盟:同比增长17%(6月)[5][16] * 拉丁美洲:同比增长7%(YTD)[11] 下滑地区 * 美国:同比下降16%(6月)[3][16] * 墨西哥:同比下降13%(6月)[3] 细分行业表现 增长最快行业(6月YoY) * 天然橡胶:+450%[13] * 铝矿:+243%[13] * 电镀机械:+155%[13] * 载人飞机:+133%[13] * 酒精饮料:+123%[13] 拖累最大的行业(6月YoY) * 电池材料:-77%[14] * 锂矿:-24%[14] * B2C跨境电商:-26%[14] * 药品:-52%[14] * 煤炭:-100%[14] 出口目的地结构变化 对美国出口 * 唯一增长的行业:公用事业(+14% YoY)[23] * 最大跌幅行业:医疗保健(-35%)和消费(-16%)[23] * 出口结构:消费33%,技术15%,工业11%[25] 对欧盟出口 * 主要增长驱动:杂项商品[4] * 出口结构:消费24%,技术17%,汽车12%[31] 对非洲出口 * 同比增长112%(工业品)[33] * 出口结构:工业22%,消费21%,基础材料13%[36] 月度趋势分析 汽车行业 * 6月整体增长15% YoY[45] * 细分表现:客车+68%,摩托车+17%,商用车+7%[45] * 零部件:同比增长0%[45] 基础材料 * 6月整体增长2% YoY[53] * 铜:-33% YoY[53] * 钢铁:+6%[53] * 锂矿:-24%[53] 技术行业 * 6月整体增长6% YoY[94] * 硬件组件:+14%[94] * 半导体:+32%[94] * 消费电子(智能手机):-10%[94]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投资缩减可能影响工业品需求[113] * 政策优惠取消可能影响企业盈利[113] * 国内外企业竞争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