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Energy Storage

搜索文档
“五一”小长假,山东、浙江“负电价”创下记录
搜狐财经· 2025-05-06 03:33
负电价现象与频率 - 山东电力现货市场2022年全年近半天数出现负电价[2] 2023年五一假期连续22小时负电价引发广泛讨论[2] 2024年五一假期5天内出现46小时负电价且首次实现5天均出现负电价[3][4] - 浙江电力现货市场于2024年1月19日至20日出现-0.2元/度负电价 较山东-0.08元/度低1.5倍[6] 1月27日创下全天负电价记录[6] 五一期间同样出现负电价[6] - 内蒙古蒙东蒙西市场可能出现接近零电价或负电价情况[6] 预计全国各区域市场负电价出现频次总和将创历史新高[6] 负电价成因分析 - 负电价本质源于电力供需严重失衡 供给过剩叠加电力难以储存特性 发电方为维持机组运行避免高昂启停成本而报出负电价[6] - 五一假期工业用户停产 商业写字楼休息 居民外出旅游减少用电需求 同期山东浙江等地风光资源充足 新能源发电量增加加剧供需不平衡[6] - 全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7] 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20%但波动性远高于火电 为负电价创造供给端条件[7] 政策与市场改革影响 - 山东2023年3月发布现货市场价格上下限规制征求意见稿 直接关联负电价现象[7] 浙江2024年末出台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方案后负电价实际落地[7] - 各地政策推动工商业电价下降 浙江2024年目标降低工商业电价0.03元/度 2023年已降低0.01元/度并减少企业用电成本48.6亿元[7] - 2024年2月"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 要求现货市场申报价格下限考虑新能源场外收入 将导致负电价更频繁普遍且覆盖更多区域市场[8] 行业影响与应对策略 - 用户侧电价整体走低可节省用电成本 但负电价因税费及输配费用不等同于用电赚钱[8] - 发电侧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新能源项目面临电费收益损失及套利难度加剧[8] - 储能尤其长时储能发展可应对电力市场波动 AI+储能通过精准预测和可靠存储提升行业确定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