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犹太主义

搜索文档
马克龙致信内塔尼亚胡 呼吁以色列结束加沙战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22:59
外交立场 - 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以色列结束加沙战事 指出军事行动对以色列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并助长新的反犹太主义行为 [1] - 马克龙反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法国"反犹太主义行为抬头"的担忧 强调保护犹太公民是优先事项且任何形式反犹行为违背法国价值观 [1] - 法国重申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认为此举有利于实现保障以色列安全的永久和平并促进中东地区融合 [1] 双方分歧 - 内塔尼亚胡指责法国呼吁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国"给反犹太主义火上浇油" 并对法国反犹行为抬头表示担忧 [2] - 法国官方严厉驳斥内塔尼亚胡上述言论 [2]
召见美国大使、与意大利发生严重外交事件,法国外交最近为何频频“闹别扭”?
第一财经· 2025-08-26 09:28
法国外交冲突事件 - 法国外交部于25日召见美国驻法大使查尔斯·库什纳 抗议其公开信指责法国未充分遏制反犹太暴力活动 法方称指控"无法接受"且干涉内政 [1][3] - 法国外交部21日召见意大利驻法国大使 抗议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反对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乌克兰派兵主张的言论 法方称言论"不可接受" [1][7] - 专家赵永升指出这两起外交冲突均属罕见 反映法国在地缘政治博弈和美欧关系处理中受挫后的焦虑情绪 [1][8] 美法外交争端细节 - 美国大使库什纳在致马克龙公开信中抨击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建国的承诺 并质疑法国打击反犹太主义力度 此为库什纳5月上任后首次重大外交举措 [3][4] - 法国外交部反驳称库什纳指控"毫无根据" 强调法国在反犹太主义问题上措施充分 且大使行为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不干涉内政原则 [3][5] - 美国国务院表态支持库什纳言论 称其"为推进国家利益作出巨大贡献" 库什纳家族财富自特朗普当选后从18亿美元增至71亿美元 增长近4倍 [4] 法意外交争端背景 - 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领导右翼政党联盟党 多次指责法国可能将欧洲拖入乌克兰战争 并明确表示"不会有任何意大利士兵被派往乌克兰" [7] - 法国主导的"自愿联盟"讨论向乌克兰派驻军队 但意大利作为参与国多次拒绝派兵邀请 南欧国家对此类行动兴趣寥寥 [7][8] - 法方称萨尔维尼言论与两国"信任氛围、历史关系及高度融合发展现状"相悖 专家认为法国强烈反弹与其在乌克兰问题博弈受挫有关 [7][8] 地缘政治动态影响 - 马克龙成为G7首位承诺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领导人 加拿大和英国等国随后效仿 此举遭美国和以色列猛烈抨击 [3] - 专家分析法国国内犹太人保护状况良好 马克龙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表态部分出于应对国内民意诉求 且美国通过公开信而非外交渠道沟通方式令法方难以接受 [5][6] - 法国前驻美大使认为库什纳任命有助于巴黎与"失灵"的特朗普政府沟通 但专家指出特朗普外交任命持实用主义观点 旨在确保直接沟通 [4][5]
法国召见美国大使,抗议其“干涉内政”
环球时报· 2025-08-25 22:39
法国《观点杂志》称,法美此次交锋"实属罕见"。《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外交官享有特权和豁 免,但必须遵守驻在国法律,不得干涉内政。美国大使无权对法国的外交路线发表评论,否则不仅会引 发外交抗议,甚至可能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 法国《世界报》分析,美国大使信件的语气表明,特朗普与马克龙之间的关系正在迅速恶化。库什纳的 表态与特朗普的中东政策立场密切相关。特朗普本人强烈反对法国在联合国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 划,而法国政府则试图争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盟国共同表态。 法国此前也与意大利发生外交摩擦。意副总理萨尔维尼日前在谈及乌克兰问题时,讽刺马克龙支持向乌 派遣欧洲军队,建议"让他戴上头盔、穿上防弹背心、带上枪,自己去乌克兰吧"。法国外交部随后召见 意大利驻法大使。萨尔维尼此后再次在党内活动中嘲讽马克龙"玻璃心""支持率低迷"。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于超凡】法国外交部25日召见美国驻法大使查尔斯·库什纳。此举源于库什 纳给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一封公开信。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发布的致信内容,库什纳在信中表达了他 对"法国反犹太主义抬头的深切担忧",谴责法国政府缺乏足够的行动来应对该问题。对此,法国外交 ...
召见大使、坚决驳斥!美大使给马克龙的信,引发外交龃龉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07:14
外交关系紧张 - 法国外交部针对美国驻法大使库什纳的言论表示抗议 称其指控"令人无法接受"并宣布召见库什纳[1] - 库什纳在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信中表达对法国反犹太主义行为抬头的担忧 指责法国政府未采取足够打击行动[1] - 法国外交部声明坚决驳斥库什纳的指控 称其言论违反国际法及《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不干涉内政的义务[1] 巴勒斯坦问题分歧 -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在9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该决定迅速遭到以色列的谴责[2]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致信马克龙 指责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呼吁是"给反犹主义火上浇油"[2] - 法国总统府对内塔尼亚胡的言论进行了严厉反驳 显示双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存在显著分歧[2] 反犹主义争议 - 库什纳声称在法国每天都有犹太人在街头遭袭击 犹太教堂或学校遭污损 犹太人企业遭破坏[1] - 库什纳敦促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执行仇恨犯罪法并减少对以色列的批评[1] - 内塔尼亚胡同样表达对法国反犹主义抬头及政府缺乏果断应对行动的担忧[2]
特朗普再对高校出手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11:02
特朗普政府与高校间冲突不断,已然对美国高等教育及科研领域造成巨大冲击。 当地时间8月6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表示,特朗普政府已冻结该校5.84亿美元的联邦资助资 金。政府称该校在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中容忍"反犹太主义"。 打击严重 针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长胡里奥弗伦克(Julio Frenk)表示,若拨款暂停状 态持续,将对本校乃至全美国人民都造成毁灭性打击。"那些工作、健康与未来都依托于我们开创性研 究及学术成果的美国民众,都将因此蒙受损失"。此外,弗伦克始终质疑特朗普政府将削减拨款作为应 对"反犹太主义"指控手段的恰当性。 纠纷不断 除指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侵犯犹太学生权利外,特朗普政府还指责该校在招生环节非法将种族纳入考 量因素,并允许跨性别运动员参与与其性别认同相符的运动队。 此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被冻结的拨款涉及神经科学、清洁能源、癌症等多个关键领域的研究。这一金 额不仅占该校每年从联邦拨款与合同中获取的直接及间接资金总额的半数以上,而且是最初预估的被暂 停现金流的两倍多。 7月28日,美国司法部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对犹太和以色列 ...
美政府冻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近6亿美元联邦资金
央视新闻· 2025-08-06 22:33
联邦资助资金冻结事件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5.84亿美元联邦资助资金被特朗普政府冻结 原因是该校被指在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中容忍反犹太主义 [1] - 被冻结资金涉及校外科研项目 校方表示正面临风险 [1] 校园和解协议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三名犹太裔学生和一名犹太裔教授达成和解 支付613万美元和解金 因校方被控默许亲巴勒斯坦抗议者阻止其进入课堂及校园区域 [2] - 校方强调致力于维护校园安全 将继续执行相关规定 [2] 特朗普政府教育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等顶尖高校调整政策 包括根除反犹太主义 废除少数族裔招生倾斜政策 [2] - 哥伦比亚大学已与联邦政府达成协议 支付逾2亿美元和解金以恢复联邦科研经费支持 [2] - 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仍在进行中 [2]
巴西被曝已退出“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以色列急眼:可耻、道德败坏
观察者网· 2025-07-30 08:29
巴以冲突与国际反应 -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逾6万人死亡[1] - 巴西总统卢拉谴责以色列行动为"种族灭绝"并呼吁其停止扮演受害者[1] - 巴西支持南非向海牙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并退出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IHRA)[1][3] 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IHRA)相关动态 - IHRA成立于1998年 总部位于柏林 拥有35个成员国和9个观察员国[3] - 巴西2021年以观察员身份加入IHRA 退出理由为"法律限制"无法缴纳费用[3] - IHRA领导层致信巴西外长表达关切 愿通过对话解决问题[4] 各方立场与外交风波 - 以色列外交部谴责巴西退出IHRA是"严重的道德败坏表现"[3] - 巴勒斯坦阿拉伯联合会(FEPAL)支持巴西决定 称IHRA是"犹太复国主义工具"[4][5] - 2024年2月卢拉将加沙局势类比纳粹大屠杀 引发以色列强烈抗议[6] - 巴西召回驻以色列大使弗雷德里科·梅耶尔作为外交回应[6]
事关26亿美元联邦经费,美国政府与哈佛大学在法庭激烈交锋
环球时报· 2025-07-22 22:49
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法律纠纷 - 特朗普政府以哈佛大学未充分解决校园反犹太主义问题为由,冻结该校约26亿美元联邦经费 [1] - 哈佛大学律师指控政府行为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及《民权法案》,称资金冻结将破坏长期研究项目和师生职业生涯 [1] - 政府律师将此案定性为合同纠纷,强调联邦有权终止向"不符合优先事项"的机构提供资金 [3] 案件审理进展 - 主审法官伯勒斯质疑削减癌症研究资金与打击反犹太主义的关联性,未当庭裁决但承诺尽快给出意见 [3] - 法官伯勒斯曾在前案中暂时阻止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 [3] - 特朗普公开抨击伯勒斯,威胁若败诉将上诉至最高法院 [3][4] 双方对抗升级与潜在和解 - 美国政府累计削减哈佛联邦拨款达240亿美元,影响950余个科研项目 [4] - 政府要求哈佛改革管理架构并停止DEI项目,该校已关闭相关学院中心网站作为妥协信号 [4] - 双方正进行谈判,特朗普称"可能和解"但强调政府不急于妥协 [4] 案件社会影响 - 听证会引发民众示威,案件被视为界定政府与高校权力边界的里程碑 [4] - 舆论认为若政府政策成立,哈佛可能难以维持学术巨头地位 [3]
特朗普政府加大施压 哈佛面临失去认证资格风险
快讯· 2025-07-09 13:29
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的施压行动 - 特朗普政府正加大对哈佛大学的施压力度 警告其可能面临失去认证资格的风险 [1] - 美国教育部和卫生部已通知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 称哈佛大学在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中存在反犹太主义行为 可能违反联邦反歧视法律 [1] - 教育部长麦克马洪声明哈佛大学允许反犹太主义的骚扰和歧视在校园内持续存在 没有履行对学生 教育工作者和美国纳税人的义务 [1] 哈佛大学面临的指控 - 哈佛大学被指控在巴以冲突爆发后的校园抗议活动中未能达到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的认证标准 [1] - 教育部期望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执行其政策 并确保哈佛遵守联邦法律和认证标准 [1] - 特朗普政府已正式采取行动传唤哈佛大学 以获取有关国际学生的信息 [1]
美国联邦法官叫停“哈佛禁令”
证券时报· 2025-05-29 23:49
哈佛大学国际招生政策争议 - 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批准哈佛大学请求 发布初步禁令 叫停特朗普政府取消该校招收外国学生资质的政策 [1] - 法院临时限制令将继续有效 各方需协商并提交提议供法官审议后发布最终初步禁令 [1] - 美国国土安全部5月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 禁止招收国际学生 [1] - 哈佛大学5月23日起诉特朗普政府 法官同日发出临时限制令 要求维持现状直至听证会 [1] - 国土安全部表示仍计划通过行政途径撤销哈佛SEVP认证 法官允许行政程序继续进行 [1] - 哈佛大学将提交证据反驳国土安全部关于校园存在反犹太主义及未能提供国际学生信息的指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