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新突破!
券商中国·2025-10-16 08:21

核心观点 - 中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领域取得多项关键突破 有望解决固态电池的固固界面接触难题 从而显著提升电池性能 使续航里程从500公里翻倍至1000公里 [1][3] 技术瓶颈与原理 -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瓶颈在于固态电解质(如硫化物)与金属锂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不良 硬而脆的电解质与软如橡皮泥的电极难以紧密贴合 影响锂离子传输效率 进而降低电池充放电性能 [2] 关键技术突破 - 界面修饰技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开发出基于碘离子的“特殊胶水”技术 碘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能自动填充电极与电解质界面的缝隙和孔洞 实现界面的严丝合缝 解决了固态电池实用化的最大瓶颈 [4] - 柔性电解质技术: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团队利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构建柔性骨架 使电池具备极佳的抗拉伸和耐弯折性能(如弯折2万次) 同时通过添加特定化学组分 既提升了锂离子传输速度 又将电池储电能力提高了86% [5] - 高压稳定性技术:清华大学团队采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 利用氟的耐高压特性在电极表面形成氟化物保护壳 有效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 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和高压耐受性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