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端18个月、C端3个月,谁能跨越AI创业的生死线?
创业邦·2025-10-11 10:11

在创业邦2025(第十九届)DEMO CHINA大会现场,复星锐正董事总经理高俊巍、名川资本合伙人傅磊、策源资本数字经济投 资负责人傅成宇、高榕创投合伙人胡朔、创世伙伴创投合伙人聂冬辰、BAI资本合伙人汪天凡、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周雨桐,围绕 的AI商业化展开了深度对话。 以下是各位嘉宾的对话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AI 商业化是必答题 而非选择题 当AI技术从"概念热炒"走向"落地攻坚",商业化成为检验赛道价值与项目成色的关键标尺。百模大战、AI Agent崛起、AI应用元 年……近几年,市场对AI的期待逐渐从"技术奇观"转向"价值创造"。能否赚钱、多久能赚钱、能赚多大规模的钱,成为创投圈聚 焦的核心问题。 高俊巍 : 2022年我们见证了AI技术的爆发,2023年经历 "百模大战" 后的收敛,2025年被不少人视为AI应用元年。想问各 位,AI商业化的元年是否同步到来?现在是否是商业化落地的最佳时机?观察项目时,"明确的商业化效果" 是否已成为必备条 件? 周雨桐 : 从数据看,今年AI领域的token消耗量、B端与C端应用收入均呈陡峭增长,增速超移动互联网早期,商业化价值非常 清晰。对我们而言,商业化潜力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