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宏观量子隧穿:他们在实验中「造出」了薛定谔的猫
机器之心·2025-10-07 10:53

获奖者与核心成就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州大学的John Clarke、耶鲁大学的Michel H. Devoret和加州大学的John M. Martinis [2] - 获奖理由是“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子化” [2] - 三位获奖者在20世纪80年代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实验 [5][11] 实验核心发现 - 实验证明量子世界的特性可以在宏观尺度的超导电路中具体化,该系统能从一种状态隧穿到另一种状态,并吸收释放特定大小的能量 [4][12] - 实验构建了包含两个超导体的电路,中间由绝缘层隔开,展示了超导体中所有带电粒子表现出一致行为,如同单个粒子 [11][12] - 该系统能利用隧穿效应从零电压状态逃脱并产生电压,从而展现量子特性,并证明其能量是量子化的 [12][28] 技术原理与基础 - 实验基于约瑟夫森结,该元件由两个超导体通过薄绝缘层连接而成,为探索量子物理提供了新工具 [19] - 超导体中的电子结成库珀对,其行为可被描述为一个统一的量子力学系统或波函数 [17] - 宏观量子隧穿效应的测量方式类似于原子核半衰期的统计测量,通过多次测量系统隧穿出零电压状态所需的时间来实现 [26][28] 理论与科学意义 - 该实验从本身就是宏观的状态中,以大量粒子的共同波函数形式,创造了一种宏观的可测量电压效应 [32] - 理论家将获奖者的宏观量子体系与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相比较,认为其展示了大量粒子的共同行为符合量子力学预测 [32][33] - 该宏观量子态可被视为一种大规模的“人造原子”,为模拟其他量子系统和理解它们提供了新的实验潜力 [35] 应用与产业前景 - 诺贝尔奖颁奖机构指出该成果为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了机会,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 [5] - 超导电路是未来量子计算机构建中探索的技术之一,John Martinis后续利用能量量子化原理进行了量子计算机实验 [35] - 该成果不仅为物理实验室带来实际效益,也为从理论上理解物理世界提供了新的信息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