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竞赛,是在“杭州的中国人”与“在硅谷的杭州人”PK

在全球人才流动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海外精英归国创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机遇"。从硬科 技、AI大模型到算力芯片,顶尖人才因何加速回流?新一代创业者的画像与核心诉求又发生了怎样的演 变?面对"水土不服"的经典难题,投资机构又如何超越资金,为其提供关键的赋能支持? 2025年9月24-25日,创业邦(第十九届)DEMO CHINA在杭州拱墅举行。 会上,藕舫天使投资合伙人胡 昊,三七互娱投资副总裁刘雨,钧山资本合伙人王萌,侨创未来人才科创事务所主任、爱杭私募股权投 资基金合伙人陈伯超,力中投资合伙人姚中彬,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促进会执行秘书长、杭州捷思 股权投资合伙人李婕 就《从"世界舞台"到"中国赛场"》议题展开焦点对话,现场金句频出: "最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企业家精神。""一流的创始人、二流的团队、三流的项目可能有机会,但反之 绝对不行。""创业门槛已从单一要素转向多维能力,同质化竞争要求创业者具备更高阶、更综合的能 力。""创业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海归人才的特别建议:适应中国速度,发扬 All in精神,培养狼性文化。""赋能是为高质量项目乘上生态的平方,实现能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