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有“镜”!3D软镜破局,国产内镜从封锁到领跑
思宇MedTech·2025-09-30 05:03
技术积累 : 国产内镜从最初的电子内镜起步, 从 SD、HD、FHD, 逐步跨入 4K时代,并在光学结构、图像处理芯 片、色彩还原算法等领域取得突破。 完整的供应链: 光源、图像处理芯片、镜体材料等核心模块逐步实现国产替代,供应链成本显著下降,使得高阶技术具 备了商业化的可行性。 临床呼声高涨 : 早癌筛查、术中定位、复杂腔道治疗,对医生的空间判断和微小病灶识别提出了更高要求。二维影像 的局限日益凸显, 3D空间视觉成为刚需。 政策与资金助力 : 《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研发资 金、市场空间相继释放,进一步鼓舞了国产 医疗器械企业 的创新意愿。 二、 技术攻坚:一场 勇气与智慧的 较量 从二维到 3D,看似是"多一个维度",实则是一场跨光学、电子、算法、材料的综合技术攻坚战——每一个细节的突 破,都决定着3D软镜能否真正落地临床。 在全球高端医疗器械版图中,内镜是一块极难啃动的 "硬骨头"。 过去三十多年,奥林巴斯、富士、宾得三巨头牢牢掌控着软镜领域的核心话语权。光源、成像芯片、镜体材料、图像算 法 ——这些关键环节几乎都被日系品牌垄断。 一、 国产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