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存款搬家”?多元化理财方式逐渐受青睐
证券时报·2025-09-29 11:55

文章核心观点 - 居民与企业存款正从传统银行存款向多元化理财市场转移,形成“存款搬家”现象 [1][2] - 这一趋势折射出中国财富管理在新的低利率环境下进行资产再配置,资金从低效的存款模式转向市场化、多元化的理财渠道 [2][9] 存款搬家现象与数据 - 中国人民银行8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居民存款110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000亿元,连续两个月同比负增长 [2] - 同期新增非银存款118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呈现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2] 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变化 - 截至9月26日,今年以来1095家上市公司合计持有理财产品12395个,认购金额7790.1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04% [4] - 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2024年认购金额分别为12954.88亿元、12166.58亿元 [4] - 上市公司理财规模下降原因包括对资金空转的严控导致银行结构性存款额度受限,以及上市公司更积极实践市值管理,现金消耗增多 [5] 上市公司理财结构变化 - 结构性存款和定期存款规模下滑明显: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金额为4749.27亿元,同比减少近千亿元,降幅16.78%;认购定期存款金额255.87亿元,同比减少超150亿元,降幅37.29% [4] - 非现金类理财占比提升: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认购证券公司理财产品规模为520.17亿元,同比增长7.74%;认购投资公司理财、逆回购、基金等产品合计规模420.36亿元,同比增长7.21% [7] - 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等其他理财方式占比提升明显,理财结构更趋多元化 [7] 理财结构多元化的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处于低位,难以满足企业资金保值增值需求,理财产品收益普遍高于同期限存款 [10] -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吸引力提升,部分上市公司为追求更高收益,增加对权益类理财产品的配置 [10] - 低效率的存款模式受利率下行影响难以覆盖资金时间成本与隐性通胀压力,而市场化理财能匹配不同风险偏好并满足流动性需求 [9] 直接证券投资趋势 - 随着A股市场回暖,证券投资成为上市公司理财重要方向,今年以来已有7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拟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12] - 例如,利欧股份公告同意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3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12] - 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及收益水平,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