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体大涨!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2025-09-29 09:44

政策发布与目标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1][3] - 目标到2025—2026年 机械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 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3] - 重点细分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企业竞争力增强 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提高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3] 具体工作举措 - 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力度 落实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加快老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以及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3] - 实施铁路设备更新改造行动 扩大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和智能检测装备等需求[3] - 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作用 推动补贴机具"优机优补""有进有出" 促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应用推广[3] - 组织开展"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机器人+"应用行动 加快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1][3] - 编制工业母机、机器人、仪器仪表等应用推广目录 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在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农业、建筑、采掘等领域规模化应用[1][4] -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智慧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 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冰雪装备、文旅装备、教育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应用[4] - 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加快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新型设施建设 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 推广无人车、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智能物流装备[4] - 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行动 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装备融合应用 打造医学影像辅助判读、远程会诊等智慧医疗场景 推动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医疗和康养装备应用[5] - 围绕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带动绿色降碳技术装备发展[5] -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 扩大工业母机、农机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工程机械、智能检测装备等应用需求[5]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 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机械行业大模型研发 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先进材料、北斗导航等新兴技术与装备融合创新[6] - 面向国防军工和国家战略需求 突破一批工业母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矿山深部安全开采装备、新能源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6] - 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发展一批智能农机、智能医疗装备、服务和特种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食品机械、安全应急装备、冰雪装备、养老适老装备等智能民生装备[6] -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 突破发展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1][6] - 引导装备企业提升装备产品数据获取、互联互通、人机交互、辅助决策、自主执行等智慧服务功能[6] - 鼓励装备企业联合产业互联服务商打造装备互联生态 分类分级促进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培育发展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6] - 完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攻关机制 推动工艺、装备、软件成组连线创新突破 提高数智化转型服务商专业化、一站式集成服务能力[6] 企业培育与支持 - 利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产业发展基金等现有政策渠道资源 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7] - 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若干世界一流企业[7] - 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机器人、医疗装备、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等领域 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发展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7] - 发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作用 支持行业组织搭建高水平供需对接平台 促进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和供需对接[7] - 着力整治非理性竞争 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7] - 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7] - 持续优化外资投资环境 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 严格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外资准入实施管理 鼓励外资投资高端装备和高技术领域[7]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活跃 截至收盘 领益智造、万向钱潮、日盈电子、景兴纸业等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2][7] - 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涨幅超过3.7% 兴业银锡、钒钛股份、盛达资源等多股涨停 铜陵有色、赣锋锂业、中国铝业、洛阳钼业等纷纷大涨[2] - 中信建投第四季度全面看多人形机器人板块性行情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商务沟通量乐观 国产人形机器人出货积极 行业来自于政策、新品、订单、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催化不断[8] - 东方证券表示 海外龙头与国内龙头企业都提出了量产的展望 行业内多次出现亿元级别的大订单 人形机器人板块正在进入量产前夕 明年的量产阶段或将出现国内和海外的产业共振 为零部件环节带来投资机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