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家:近20家储能企业集体预判价格走势
行家说储能·2025-09-28 08:36

储能电芯供需与价格动态 - 国内储能电芯需求强劲 头部电池企业均满产 部分订单排产至12月或明年年初[2] - 电芯供应紧张导致主流厂商价格环比上涨0.02–0.03元/Wh 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系统集成环节[2] - 阳光电源将257kWh储能柜单价上调约0.03元/Wh[2] 工商业储能系统价格走势 - 工商业储能一体柜(215kWh)报价从2023年9月的1.40元/Wh降至当前最低0.55元/Wh 跌幅达60.71%[6] - 当前市场价格企稳 整体均价约0.65元/Wh 最低价0.53元/Wh[6] - 业内普遍认为主流价格将维持在0.6-0.68元/Wh 未来可能出现有限上浮[10] - 2025年下半年价格预计呈现"先抑后扬 逐步企稳回升"趋势 头部企业价格有望率先反弹[10] 行业竞争格局分化 - 头部电芯企业供不应求 尾部企业面临无人问津局面[5] - 价格走势分化 具备技术品牌和全栈能力的头部企业更注重价值输出 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继续低价挣扎[10] - 行业洗牌加速 技术薄弱资金不足企业将被淘汰 市场集中度向具备技术迭代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企业倾斜[21] 行业竞争模式转变 - 竞争焦点从早期"低价"投资成本竞争转向以"质价比"为锚点的价值竞争[17] - 行业共识需回归工商业储能本质 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竞争焦点从政策红利转向综合价值[18] - 价格战挤压企业利润削弱创新动力 行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解锁多重价值[20] 企业价值创造策略 - 企业需通过品牌公信力 产品性能及安全 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持续深耕[18] - 储能产品需满足长寿命 高效率和低故障要求 同时支持需量控制 光储协同等增值需求[19] - 价格控制能力是企业竞争力一部分 需通过优化设计 智能应用和远程运维实现降本增效[20] - 具备技术壁垒(如液冷 主动安全)和运营能力的企业溢价提升 单纯组装厂面临价格下跌压力[23]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厂商凭借技术+服务生态构建壁垒 中小厂商退场或转型代工[24] - 单纯设备销售模式式微 运营商价值越来越重要[24] - 国内市场聚焦高收益价差区与政策创新区 海外高增长市场得到重点布局[24] - 行业利润空间逐渐向平台运维 数据调度等附加值转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