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撤并镇街,突然开始了
商业洞察·2025-09-26 09:35

镇街合并背景与动因 - 广东汕尾、揭阳、肇庆推进镇街合并 旨在减少行政管理层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并做强镇街经济[4] - 全国多地已开展镇街合并 东北地区力度最大 出现逆城市化的"撤区设县"和"撤街设镇"调整[4] - 区划调整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 因人口格局变化及城市进入存量时代[6] 广东省人口与经济现状 - 广东为人口第一大省和人口净流入第一大省 2024年末全省人口1.278亿 较第七次人口普查增长178.7万人(增幅1.4%)[8][9] - 人口增长集中于珠三角城市 深圳增42.9万人(2.4%)、广州增30.1万人(1.6%)、佛山增20万人(2.1%)[9] - 粤东西北及珠三角边缘镇街面临人口减少 如梅州减少3.2万人(-0.8%) 河源微减0.1万人[9] - 镇街合并针对面积小、户籍人口少、人户分离现象突出的区域 通过合并实现资源统筹与成本节约[10][11][13] 历史合并成效与当前目标 - 20年前广东近三分之一乡镇合并 催生一批千亿GDP强镇 40镇入围全国百强镇[14][15] - 2025年广东强镇经济领先 狮山镇(全国第2)、北滘镇(第3)、长安镇(第4)等位列全国前列[16][17] - 本轮合并目标与历史一致 在节省行政成本的同时做大镇域经济 支持"百千万工程"建设[17] 全国区划调整趋势 - 人口收缩地区扩大量化 2010-2020年近1500个县区常住人口减少 其中1240个为县和县级市[26] - 人口严重流失区域(减少20%以上)占1/6 明显流失(减少10-20%)占近三分之一 集中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28][29] - 镇街人口变动幅度大于区县 多数县域仅城关镇保持扩张 其他乡镇普遍收缩[30][31] - 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加剧收缩趋势 未来调整将延伸至人口小县、市辖区及地级市[21][22][32] 逆城市化案例与调整逻辑 - 黑龙江伊春2019年撤销15个市辖区 设立4县4区 减少11个区 部分辖区改设为县[34] - 黑龙江多地推行"撤街设镇" 因人口不足导致行政成本过高、财政负担过重[34][35] - 县城和乡镇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权与规划权 更利于人口收缩地区的自主管理[36] - 调整遵循"常住人口变动趋势"原则 动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以匹配实际需求[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