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圆桌对话:从本土走向全球:企业出海的「破圈」征程|2025中国—东盟博览会品牌文化出海交流会
36氪·2025-09-22 10:37

中国品牌文化出海新趋势 - 中国企业全球化正从产品输出转向文化输出 通过游戏 短剧 新消费等载体传递文化体验与认同[2][3] - 文化出海既抽象又具体 涵盖情绪 故事感知等无形之物 也通过具体产品被触摸和购买[3] - 36氪举办"破圈·跨海"主题交流会 聚焦游戏 新消费 短剧 资本等多领域探讨出海新路径[3] 声智科技AI硬件出海实践 - 声智科技专注声学AI技术 为智能硬件提供听觉交互算法 服务小度 小爱同学等产品[5] - 2024年下半年推出自主品牌AI硬件 包括AI耳机 助听器等 首月销量达10万台 不到一年突破100万台[6] - 出海布局泰国 北美 日本市场 通过声学AI技术赋能环境感知 情绪监测等高阶应用[6][7] - 团队孵化于中科院声学所 代表国家级声学AI技术 计划下半年与国内企业合作拓展海外市场[7] - 推出CatTrans APP实现人宠语言交互 在producthunt首日冲至全球第17名[25] - 主张AI团队原生化 50-60人规模团队全面采用AI生成产品包装 代码 宣发视频 效率提升显著[29] - 硬件出海选择东盟 因物流近文化相似 算法出海优先北美 利用技术优势打开高端市场[31] 未卡宠物品牌全球化战略 - 未卡定位中高端宠物生活方式品牌 布局用品 食品及零售服务 满足全链路养宠需求[8] - 2019年尝试出海美国 参加专业展会并建设亚马逊站点 积累国际市场认知[8] - 2022年疫情后战略转向海外 于新加坡 日本设办公室 引入东南亚食品巨头战略投资[9] - 因地制宜经营 美国采用自营电商与经销并行 新加坡主打高端线下零售 东南亚依靠经销合作[9] - 出海路径与团队基因高度相关 美国作为成熟市场挑战大但机会显著 品牌差异化是关键[24] - 海外市场消费以狗为主 迅速调整产品战略从猫转向狗用品 建立有效市场定位[25] - 选择美国作为品牌验证第一站 市场认可带动韩国等其他市场联动 加速国际化进程[32] CMC资本出海投资洞察 - 消费行业需求长期存在但产品迭代波浪性出现 投资市场存在跌宕起伏[10] - 中国出海正从"质价比"转向"品牌内容"为主 毛利提升且组织能力要求变化[11] - 出海逻辑从获取市场变为获取高心智渠道与品牌形象 反哺国内市场 潮玩茶饮已验证[11] - 积极投资出海方向及底层组织能力强的企业 并将出海作为重要赋能方向[12] - 内功修炼关键 包括产品创新和本地用户对话能力 注重一线洞察与IP合作[20] - 出海业务负责人需强资源调动能力 建议创始人或核心团队直接主导[21] - 出海市场选择需匹配品类特点 功能性产品选相似市场 品牌调性产品攻高心智市场[33][34] 能者物流东南亚基建支撑 - 能者物流2014年成立于新加坡 搭建自营分拨中心 车队 自动化设施 覆盖东盟六国[14] - 提供全链条物流服务 包括跨境物流与冷链物流 支持茶饮品牌出海东南亚[14] - 东南亚基础设施差异大 存在文化 地域 政府政策等挑战 需深度本地化适应[16][17] - 物流行业存在"又快又便宜又安全"的伪命题 建议选择有责任有能力的本土供应链企业合作[18] - 东盟成本低廉且政策逐步完善 适合作为品牌出海试验场 试错成本较低[36] - 市场选择需匹配产品客单价 高端产品锚定新加坡 性价比产品铺量东南亚 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迁至越南泰国[36] 出海本地化与组织能力建设 - 本地化是出海核心挑战 需了解目标市场地理 人文 政府背景差异[16] - 企业需练好内功 包括产品创新和本地用户对话能力 通过深度访谈洞察需求[20] - 出海团队配置需平衡 本地人与中国人管理各有利弊 关键在资源调动与决策效率[21][30] - AI技术提升出海效率 可用AI生成内容 代码 设计 减少人力依赖并加速产品迭代[29][30] - 出海路径无固定范式 需从用户角度思考 匹配品类特点与资源禀赋[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