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分钟看懂:资产配置的数学原理
天天基金网·2025-09-19 10:11

核心观点 - 资产配置通过组合相关性低或负的资产,可在不牺牲收益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其数学原理源于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3][9][15] - 资产配置并非简单分散投资,而是精选长期收益良好的资产进行数学优化组合,实现1+1>2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收益高但相关性低的资产 [16][20] - 构建投资组合需遵循大类资产分散、区域与策略分散、定期再平衡三步法,以维持组合的最优风险收益比 [22][23] 资产配置的数学原理与协作关系 - 资产间的协作关系由相关系数衡量:完全正相关(+1)资产同涨同跌,完全负相关(-1)资产此消彼长形成对冲,完全不相关(0)资产走势独立互补 [3][4] - 对于完全负相关的两个资产,最优配置比例与波动率成反比,例如波动率分别为10%和30%的基金,最优配置比例为75%和25%,可降低整体波动 [5][7] - 对于完全不相关的两个资产,最优配置比例与波动率平方成反比,例如波动率分别为20%和30%的基金,最优配置比例为69%和31%,组合能实现更高夏普比率和更低最大回撤 [10][12] - 组合中不相关资产数量增加能显著降低波动率,5个不相关资产的等权重组合波动率约为单个资产的45%(1/√5) [14][15] 资产配置的实践案例与效果 - 资产配置不会必然降低收益,例如将长期年化收益约10%的美股和8-10%的A股组合,可在保持9-10%收益的同时大幅降低波动和回撤 [16][17][24] - 可通过选择高收益资产类别进行搭配,如股票、高收益债券、红利指数(股息率5-6%)、长久期利率债等,确保每个组成部分收益能力强劲 [19][24] - 黄金作为风险对冲资产,在2020年疫情期间股市大跌时逆势上涨;油气资产与美股常呈负相关,可用于对冲美股风险,此为机构常用策略 [21] - 桥水基金达利欧强调投资的圣杯是找到15个互不相关的收益来源,多找几个不相关资产即可大幅降低风险 [21] 构建投资组合的实操指南 - 第一步进行大类资产分散,涵盖股票(长期收益高、波动大)、债券(收益稳定、波动小)、商品(抗通胀、危机时表现好)等 [22][25] - 第二步进行区域与策略分散,投资不同市场(A股、美股、港股)和不同风格(成长股vs价值股、大盘股vs小盘股)及行业(消费、科技、医药等) [22] - 第三步定期再平衡,通过调整比例至初始值,自动实现高抛低吸,卖出大涨资产利润、加仓下跌资产,以维持配置目标 [23] - 若自行搭配繁琐,可选择符合多地区配置、多类型搭配、多策略组合、比例合理原则的投顾产品作为省心替代方案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