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苏州市组建超500亿元AI基金群以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1] 科研与技术创新 - 到2026年底争创5个人工智能领域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大数据智能、人机混合智能、群体智能和自主协同与决策 [1] - 推进国家药监局智能化医疗器械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建设 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研发及监管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标准 [1] - 依托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争创量子产业领域重点学科实验室 [1] - 新增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0项 累计人工智能领域高价值专利超13000项 [1] - 聚焦软硬件关键技术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支持企业承接国家、省级重大项目 [1] 人才引进与培养 - 到2026年底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数量达240人 建设各类人才培训平台、基地15个 [2] - 深化"成建制""团队式"引才模式 加强"以赛聚才"集聚高层次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青年人才 [2] - 加强与上海创智学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交流合作 推进全国顶尖人才科研成果落地 [2] - 推动在苏高校、院所与产业精准对接 推进产教融合、跨学科培养和国际合作 [2] - 依托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推动全国高校"AI+生物医药"和"AI+先进材料"领域成果转化 [2] 企业培育与产业生态 - 动态筛选300个市场前景好、商业模式优的垂类大模型进行重点支持 [2] - 培育一批底层架构和运行逻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原生企业 开展潜在独角兽企业培育辅导 [2] - 到2026年底培育形成50家智能原生企业、15家独角兽企业、100家市级独角兽培育企业 [2] - 依托人工智能企业分类评价指南标准 分层分类服务人工智能企业做强做优 [3] - 到2026年底培育形成人工智能领域49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 [3] - 坚持招大引强 通过场景开放、资本招商等方式争取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来苏布局 [3] - 到2026年底遴选20个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园 培育形成3个标杆产业园、5个特色产业园 [3]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 着力培育发展具身智能产业 建设全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区和场景应用样板区 [3] - 培育发展智能车联网产业 构建完整产业链 [3] - 培育发展软件产业 加速构建软件"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发展体系 聚焦操作系统和开源生态建设 [3]
苏州:组建超500亿元AI基金群
FOFWEEKLY·2025-09-18 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