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Model Y在中国市场保持强劲表现 8月零售销量达39,413辆 位居单车型亚军[6] - 特斯拉品牌效应构成核心护城河 但面临华为 小米等自主品牌的激烈围攻[9][15][18] - 特斯拉全球市场出现结构性危机 欧洲销量大幅下滑 美国市占率跌破40%[27][31]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FSD和Optimus 但整车业务停滞可能影响长期发展[34][36] 中国市场表现 - Model Y 8月零售销量39,413辆 环比实现大幅增长[6][26] - 新推出的Model Y L虽产品力不占优 但仍获得终端消费者认可[8] - 品牌影响力成为关键购买因素 部分用户形成"非特斯拉不选"的消费惯性[15][16] - 小米YU7上市首月销量达16,548辆 35%用户表示若无该产品将暂缓购车[18][21] 竞争格局分析 - 华为鸿蒙智行计划推出超过17款新车 形成上下夹击攻势[22] - 20-30万元价格带成为主战场 自主品牌推新节奏加快[22] - 小米凭借雷军个人号召力对Model Y构成直接冲击[22] - 理想L8 乐道L90等产品在综合体验方面已形成竞争优势[8] 全球市场困境 - 欧洲市场8月销量同比暴跌47.3% 远低于整体市场2.2%的增速[27] - 瑞典市场注册量下降84% 丹麦下降42% 荷兰下滑50%[27] - 挪威市场虽增长21.3% 但远低于比亚迪218%的增速[28] - 西班牙市场销量增长161%至1,435辆 但仍不及比亚迪1,827辆的月销[30] 美国市场危机 - 纯电市占率从峰值80%暴跌至38% 为2017年以来首次跌破40%[31] - 消费者偏好转向竞品新款车型 产品"新鲜感"消失成为主因[32] - 本土市场竞争加剧 传统优势市场出现结构性下滑[31] 公司战略转向 - FSD和Optimus被列为优先级最高的发展事项[34] - 董事会提出市值达8.5万亿美元时的万亿美元股权激励方案[35] - 战略重心转移可能导致整车业务投入不足[36][37] - 马斯克近期购入10亿美元公司股票显示信心[38] 产品线挑战 - 在售产品单一化问题突出 缺乏新爆款车型[30][35] - 廉价车型推出时间存疑 现有产品组合竞争力下降[35] - Model 3在华销量下滑曲线可能预示Model Y未来走势[22]
难以撼动的Model Y,持续失血的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