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险出海重大机遇!专访车车科技张磊
券商中国·2025-09-17 03:1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速增长带动保险行业出海机遇 头部保险机构已在香港和泰国等地布局新能源车险业务 车车科技作为保险科技服务商计划2025年四季度启动出海[1][5][16] - 新能源车险出海将推动行业从"产品出海"向"服务出海"转型 通过科技赋能和生态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9][10][11][12] - 出海面临监管壁垒、文化差异、数据匮乏和维修网络四大难点 可通过与车企合作、数据支持、共保机制三类路径突破[13][14][15] 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 - 2023-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分别达120.3万辆、128.4万辆和130.8万辆 同比增速分别为77.6%、6.7%和84.6%[5] - 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出口量368万辆的35% 虽占比不高但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6] - 出口市场集中于欧洲(比利时、英国)及巴西、东南亚地区 因当地需求旺盛且中国车型具备性价比高、科技配置丰富优势[6][7] 出海动因与意义 - 车企出海存在三大痛点:金融贷款成本高、当地保费高昂、车型数据不透明导致定价困难[7] - 保险出海可形成"卖车-保险-理赔-维修"闭环 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利好车企与保险公司长远发展[8] - 跟随国家"走出去"战略参与跨境业务创新 推动车险合约及理赔标准全球化 协助建立海外维修体系[7] 出海前景与趋势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欧洲、东南亚和拉美市场保有量持续上升将带动保险需求[9] - 借鉴日本三井住友、东京海上案例 其海外业务占比过半 证明汽车产业国际化可带动金融服务全球化[9] - 三大发展趋势:从产品出海转向与头部车企协同服务出海 科技赋能数字化平台成为核心竞争力 保险覆盖范围从车辆扩展至充电桩、自动驾驶、网络安全等全生态[10][11][12] 面临难点 - 监管壁垒:各国保险政策、法律体系及牌照要求差异大 准入难度高周期长[13] - 文化壁垒:需长期适应当地投保习惯、品牌认知及价格敏感度[13] - 数据匮乏:缺乏当地市场历史理赔数据 尽管新能源汽车本身产生大量数据[13] - 维修网络:海外建立符合技术标准且价格合理的维修体系工程复杂[13] 落地路径 - 借助车企海外渠道与本地保险公司合作 提供国内赔付率数据及定价模型增强承保意愿[14] - 通过咨询顾问及数据支持切入市场 设立代表处协助完成风险定价及数字化系统建设[15] - 探索共保或再保机制 由国内保险公司承担部分再保业务 实现风险共担压力分散[15] 车车科技出海规划 - 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国际化 首批重点市场为亚太与欧洲 后续拓展至中东和拉美[16] - 跟随中国车企出海 依托其销售网络成为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合作伙伴[16] - 复制国内已验证的新能源车险服务平台模式 打造连接当地保险公司、经销商、车企及消费者的枢纽[16] - 2026年以市场开拓和平台落地为主 2027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预计超10% 2028年合作网络成熟后进一步提升占比[16] 业务数据表现 - 车车科技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达26亿元 同比增长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