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家解读丨继往开来,翘首电力市场建设新阶段
国家能源局·2025-09-16 10:37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指引核心观点 - 全国首个指导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电力市场建设工作的政策文件 标志着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常态化、规范化新阶段 [2] - 围绕八个主题提出市场建设要求 旨在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 [2] - 基于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营经验进行亮点解读 [2] 现货市场职能统一 - 首次明确可靠性机组组合环节及日前市场环节定位 统一保安全稳定与价格发现两项职能 [3] - 日前市场形成反映分时供需关系的价格信号和中标结果 可靠性机组组合优化形成可执行的日前机组组合 [3] - 有效支撑新能源全面入市和用户参与市场出清的要求 [3] 新能源入市机制 - 完善的可靠性机组组合环节为现货市场接纳更大规模新能源提供重要手段 [4] - 通过市场化方式应对新能源波动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4] - 日前市场与可靠性机组组合环节有效配合可释放市场优化配置资源潜力 [4] 用户侧参与机制 - 用户侧申报信息将作为现货市场出清、结算依据 改变仅纳入结算的过渡措施 [5] - 2025年底前实现用户侧主体参与现货市场申报、出清、结算 [5] - 用户申报价格反映不同用电需求价格接受程度 源、荷、储主体共同形成现货市场出清价格 [5] 中长期市场机制 - 动态调整中长期签约比例要求 实现中长期电能量交易限价与现货市场限价贴近 [6] - 将目录电价中非电能量价格部分通过系统运行补偿、容量补偿等方式独立核算 [6] - 更好发挥中长期电能量市场"压舱石"作用 [6] 辅助服务市场衔接 - 推动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电能量市场联合出清 实现整体成本最优 [7] - 鼓励探索建立备用市场化竞价机制 发现备用辅助服务价值 [7] - 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电能量机会成本成为重要决策依据 [7] 容量补偿机制 - 探索建立发电机组可靠容量评估机制 科学评估各类型机组及新型储能容量系数 [8] - 按照回收市场边际机组固定成本原则确定单位可靠容量补偿标准 [9] - 客观反映火、水、风、光、储等多类型电源对系统容量充裕度的实际贡献 [8] 零售市场建设 - 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零售市场建设指导性意见 [10] - 搭建零售线上交易平台 引导用户通过平台比选方式签约 [11] - 线上平台实时公开批发市场电价和零售套餐 打破信息不对称 [11] - 标准化零售合约降低交易成本 激活中小用户参与市场竞争 [11] 市场运营能力提升 - 开放信息披露数据接口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13] - 标准化管理市场运营业务流程 提高技术支持系统水平 [13] - 满足海量数据处理需求 防控市场运营风险 [13] 市场秩序监管 - 常态化整治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 加强监管方式创新 [14] - 遏制不当市场干预行为 促进省内省外电源公平竞争 [14]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追踪资金流和信息流 智能识别市场操纵风险 [14]